从南海到大洋
——许坤涛的中国海洋画创作之路
甲乙
从具象到意象,从南海到大洋,许坤涛于自然造化当中,寻求打破常规、不拘一格的艺术创新。他以自然造化之变,达成自我艺术创造的不同凡响。
如果梳理许坤涛迄今30多年的绘画历程,可以清晰地观察到他在绘画创作上的嬗变轨迹。
许坤涛的人生和“水”息息相关。他出生在长江之滨,青少年时期,游走江河湖泊之间,接近而立之年,又和大海结下难解难分的缘分。他的命运犹如水之柔韧灵动,波光斑斓。
或许不止是一种巧合,他最初的艺术人生和皖南地域的秋浦河以及诗仙李白多有关联。秋浦河发源于安徽石台李吴山,至贵池杏花村入长江,全长180公里。因其水色澄碧、风情明媚而被誉为“一条流淌着诗的河”。李白于唐代天宝年间,五到秋浦,留下后人传诵的《秋浦歌十七首》。秋浦河是李白平生写作诗歌最多的一条河流,也是其天赋灵性闪耀之地。
秋浦河的苍秀隽永,也在千百年后,注入了年青画家许坤涛的创作之路。
青少年时期,许坤涛多次沿秋浦河写生,备尝艰辛又沉迷忘返。他孜孜不倦地从秋浦河汲取自然景胜的美感和妙境,以此开始感悟自然山水之道,存下大量的秋浦河写生画稿和笔记。秋浦胜境可以说终生存在他的记忆中。几年前,画海之余,许坤涛依凭记忆积存,创作了10米长的《秋浦山水胜境图》,8米长《秋浦河图卷》,景象神秀,趣味卓然,深受藏家亲睐。从两幅长卷可看出他深得皖南山水画意。
20世纪80年代末,举国掀起“赶海”潮,大家都奔赴风气开化,经济发达,机遇良多的中国南方沿海地区创业、发展,许坤涛也乘着这阵大潮来到海南,并在三亚定居。如果说,绝大多数“赶海者”或是看准沿海市场经济发达从而圆一把发财梦,或是梦想改变原先的处境在新的地方寻求体制内更好的生存位置。那么,许坤涛的“赶海”仍然只是怀抱一颗艺心。他在皖江古城安庆即潜心山水画,并已小有成就,千里迢迢来到海南,也仍是全身心潜入山水之道,艺术追求并无二致。那为什么要这样折腾一回呢?海南的山水和皖江的山水在本质上有何区别?这在很多年里对我来说是个谜,至少其时我没有得出一种合理解释。
但在20多年过去的今天,在长久地观察和解读许坤涛的艺术追求时,我试图释解自己的这一疑惑,并找出一个并不抽象的答案。
我想,童年乃至少年时期的许坤涛,潜意识中就有一片滔天之海,无际之海。在漫漫岁月深处,至少从童年村庄前流过的长江可以联想到海的浩渺。可能从那时起,他就隐隐有了对大海的某种渴望和向往。这一切说明,在去海南之前,大海更多地是许坤涛内心之海的回声和变形。正如候鸟远距离迁徙,其间有着强大生物本能的感召力。
大海,在人类有史以来的文化、文明中,向来是一种洪荒万象的指征。大海是自然宇宙中最重要的事物之一,除了对人类文明进化链的催生孕育,也向我们提供思想哲学的源头。海洋凶险莫测,波涛腾空,姿仪万千,渊薮无穷。它代表大自然难以征服的野性。表现大海的雄浑壮阔和桀骜不驯以及有关大海的神话传说等,成为古今很多画家的终身追求。由于现代航海技术的发达,人们可以全方位地观察大海,对海洋艺术空间又有全新开拓。
许坤涛来到海南,更多是为建立和拓宽自己的艺术道路。但初来乍到,南国异域令人陌生,使他一时难以厘清把握,这让许坤涛面临巨大挑战。一切从头开始。几年时间里,他每天迎着亚热带炎阳和咸湿的季风、突降的骤雨,日复一日逡巡海岸,面对大海、礁石、热带雨林写生。他坚韧地克服一切艰难阻碍,终能和大海心神相通。大海承载他所有的欢欣和忧愁,给他提供变幻万千的景象画面以及无以穷尽的思想启迪,让他在不知不觉中升华。瑰丽的南海成为他艺术再造之地,灵感凝聚之地。在对南海波涛的深刻认知中,逐渐具有了对这一绘画题材领域充分的表现力和掌控力,成为造诣超凡的一位海洋画家。
但是熟练和掌控画面艺术,正是自我开始产生审美惰性而必须警醒的节点。许坤涛是一个能够在艺术上不断挑战自我的画家。20多年来,虽然他的“南海”已是声名显赫,社会认可度极高,但他决心打破“旧我”,再作创新。这一次,他的绘画表现领域,从南海挥师南极大洋。对于一个海洋画家,从内海到外洋是一个勇敢的递进。一般来说,我们所见的海洋画视角都是从陆地观海,以近景的椰林、礁石以及沙滩等景物来布局和衬托海景,而非以海观海。在大多世人眼中,南极冰洋是一片神秘水域。万顷波澜之中,雄踞座座冰峰,壁立千仞,海宇无疆。这和许坤涛熟悉的南海截然有别,不再具有礁石海滩、椰林翠峰的抒情,艺术构成要素失去了往日的依凭,在构图笔墨更包括思想范畴方面,都要面对严峻挑战。
新的艺术目标咄咄逼人,许坤涛再次面临“炼化自我”的考验。这对一个艺术创造者非常重要。不仅在主观上要有思维超越的意识,在笔墨表现上也需要注入新的元素。拓展艺术领域空间,是摆脱旧的窠臼束缚的前提。面对崭新的世界,一个画家必然要在哲学、美学等方面层积、升华自我,在笔墨技巧上开始新的探索实践,把自己迫入陌生海域,从而有意识地寻求突破。许坤涛像一个勇士,把画笔投进波涛翻滚的大洋之上,在无垠大海上寻找新的灵感,把艺术自我置于难以驾驭的风险中。
2013年,在北京的首都博物馆举办了一场以“海洋”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展,许坤涛近年创作的“南极冰海系列”绘画独具匠心,引人瞩目。相比之下,其中大多画家的作品都停留在近海,或以海岸为主的绘画题材,笔下以潮涌、岸礁为主体。“海洋”只是由海岸烘托的结构画面。许坤涛则已独步远洋。从冰清玉洁,冰川远海中,他找到心魂的回声。“到清凉境,生欢喜心”,他的笔触和大海呼应,烘托出壮丽如诗的瀚海无以穷尽的苍茫宏大。
许坤涛的卓越之处在于从自身的创作实践,提供了一个既基于深厚传统又有个人灵感才华的成功范式。这既在于数十年孜孜不倦的师法自然,更在于思维的不断“悟道”而上升到智慧层次。笔墨表现上的随心所欲,出神入化,肯定是基于心灵个性的独特修炼和升华。
美术评论家贾德江先生曾这样评价:在许坤涛的海洋画创作中,画家面临的是一个新课题,这是古人没有涉猎过的领域,没有传统法则可以遵循。他目光的犀利之处在于发现万顷波涛中蕴含的线性元素和水墨晕染的可能,他以真实自然兼之无穷造化为美,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他的智慧在于写实和写意兼容,线条表达和体面塑造的结合以及繁复恢宏的造境与曲折幽微的意境互涵。许坤涛的作品流溢人类共同的人性旨归,不仅是中国的,而且也是世界的。他的作品兼具东方艺术的飘逸与灵动和西方艺术的璀璨与坚实。
和许坤涛相熟多年,我感觉他是一位大诚大智之人。他的京城工作室在通州宋庄附近的平家疃,一座整洁的四合院,两颗高大柿树,果木藤蔓,鸟语花香,夏绿秋黄透出季节的气息。这是他修炼艺术之地,先画江河,进而大海,画出了自家一片江海大洋,以对“瀚海”出神入化的描绘而名扬海内,并在艺坛产生强大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