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趣闻 » 正文

中国美术界的“厦门现象”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浏览次数:59
      近日,中国美协将“中国画创作基地”设在厦门,加上此前落户的中国美协漆画研究中心、中国油画学会“海峡两岸创作展览基地”,厦门一个二线城市同时拥有三大国家美术创作基地。外界惊呼,把这誉为“厦门现象”。   
      漆画、油画、中国画,从古老到年轻,从西方到中国传统。   
      短短几年里,这三大画种纷纷在厦门设立国家级基地或创作中心。而此前,它们都不曾在地方设立过基地。一破例,就选择厦门。   
      三大国字头美术基地缘何纷纷落户厦门?这引起全国文化界的关注。
   
      现象
   
      “国字头”美术基地纷至沓来
   
      2008年8月下旬,东方财富广场,复文美术馆。   
      一项协议的签署正悄悄进行。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和厦门当代置业,共同签署设立 “中国画展览创作基地”意向书。今年底,该基地将正式挂牌成立。这是中国美协首次在地方设立的中国画基地。
      尽管这场协议 “静悄悄”地进行,但国内美术界早已关注。联想到这几年,纷纷在厦门落户的国字头美术基地,开始有评论家把这称为“厦门现象”。   
      就在半年多前,中国油画学会 “海峡两岸创作展览基地”在中华儿女美术馆正式挂牌。中国油画学会成立12年来,还从未设立过创作基地,这一历史在厦门被打破。   
      再往前追溯,2005年,厦门市政府与中国美协签署长期合作协议,中国漆画双年展永久落户厦门,这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一个落户地方的美术双年展。在该展览落户之前,中国美协漆画艺委会学术研究中心,在厦门挂牌成立。这也是中国美协首次将艺术研究中心设在北京之外的地区。
   
      小船挂上大轮才能扬帆出海
   
      国字头的美术基地落户地方,可不是你坐在家里,就会送上门来的。全国众多城市都在申办。   
      厦门为争取到这几个美术基地,费了不少功夫,目标直指 “打造艺术之城”。“申办国家级的基地,是促进地方艺术发展的一条出路,这好比一条小船挂在大轮上,才能扬帆出海,否则,只能在自家门口的鹭江上跑来跑去。”中国油画学会海峡两岸创作展览基地主任、中华儿女美术馆馆长李忆敏一语中的。   
      二线、三线城市的美术馆,几乎都面临一个同样的尴尬境地。李忆敏说,如果所有展览都来者不拒,美术馆不缺展览,甚至可以做到天天都有展览。但来者不拒的结果,会导致展出的总体水平下降,无法形成美术馆的品牌和声誉。真正高水准、国家级甚至世界级艺术大家的作品,却不会拿到二线城市的美术馆去展出。   
      “为了避免这种尴尬境地,中华儿女美术馆开馆的时候,就定位为‘三高’路线,高尚、高雅、高贵,简单说就是高端。”李忆敏坦言,作为一个二线城市的美术馆,要实现这个定位非常难。怎么办?申办国家级基地便是一条出路。
   
      家门口就能看到一流作品
   
      “申基地”成功后,美术馆就可以顺顺当当地承接国家级的各种大展。盖着 “中国油画学会”或是“中国美术家协会”印章的邀请函寄出,就会收到全国各地的一流作品。   
      国字头的学会本身就是品牌,它所举办的展览在全国美术界是最高等级,大家都希望能在这个展览上露面。李忆敏说:“通过基地的运作,中华儿女美术馆这个地方级美术馆就可以站在一个很高的平台,与国内外的艺术家平等对话、交流、合作。”   
      根据协议,美术馆还可以承办学会举办的各种学术活动,这对于厦门本土艺术家的创作将起到非常大的推动作用。“国家级基地落户厦门,可以带动整个城市的文化艺术发展”。   
      “受益的不仅是美术馆,还有更多的厦门市民,厦门人可以在家门口,定期欣赏到国内甚至世界一流的艺术作品。”李忆敏说。国字头基地落户厦门前,想在家门口看一流展览是很难的,国家级的展出一般只在北京亮相。
   
      揭秘
   
      全国各城市都纷纷申办国字头美术基地,但最终花落厦门。这些国家级美术基地看中厦门什么?厦门凭借什么吸引它们?   
      独一无二的“对台”优势   
      李忆敏说,中国美协下设多种艺术委员会,包括油画艺委会,国家又在中国美协之外专门成立一个中国油画学会,属于特例。中国油画学会成立至今,已经是中国美术界的一面大旗,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的影响力几乎与中国美协并驾齐驱。   
      “要让这样一个机构同意在地方设置基地,非常不容易。在厦门之前,国内有许多城市都向中国油画学会提出类似的申请,但始终没有得到同意。”李忆敏说,厦门能成为第一家,而且在主席团会议讨论时顺利通过,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厦门独特的区位优势,别的城市无法取代。   
      中国油画学会的批复文件上,记者看到这么一行字:“学会主席团研究后认为,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中,文化和艺术的交流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海峡两岸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厦门作为对台工作的前沿阵地,在海峡两岸文化和艺术交流上有其它地方无法比拟的优势和地位。设立 ‘基地’,今后定期策展各种展览,举办两岸艺术活动,其意义已超越了艺术的范畴,关系民族统一大业。”   
      复文美术馆林馆长也坦承,中国美协看中厦门,将中国画培训基地设在厦门,原因之一也是因为厦门的对台优势。中国美协常务副主席刘大为曾说,中国美协将帮助厦门打造 “海西·国画之都”。
   
      2万多人投身于油画产业
   
      “地方政府的支持,厦门正在兴起一个庞大的油画产业,这也是中国油画学会看中的。”李忆敏说。   
      有资料显示,厦门油画产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有较大规模,全市现有专职从事油画制作的画师8000多人,画商300多家,从事油画产业后勤配套工作的人员近2万人。已经形成了两个主要生产基地,湖里乌石浦油画村、海沧油画街,前者与深圳的大芬油画村并列为世界最大的商品油画生产基地。
   
      厦门漆画全国“响当当”
   
      中国美协同样看中了厦门漆画艺术的发展基础,以及政府的扶持力度。靳尚谊,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今年初,他到厦门时曾接受本报记者专访,他说:“厦门地区的漆画发展比较好,得到政府支持,中国美术家协会之所以在把漆画艺术委员会秘书处设在厦门并在此举办了首届全国漆画展之后,又把中国美协第一个落户地方的漆画双年展选在厦门,就是看中了厦门的文化优势和厦门市政府建设先进文化的决心。”   
      蔡克振,中国美协漆画艺术委员会主任。在他看来,厦门的漆画艺术值得赞誉。他说,鼓浪屿福州大学工艺美院漆画专业早在40多年前,就已经培养了大批人才。而且,厦门有漆文化的传统,可以说福建是中国漆文化很重要的一个基地。漆画在厦门发展较早,资历较老,是全国公认的最有实力的漆画代表城市之一。
   
      旧厂房“变身”惊艳艺术馆
   
      文化艺术界许多人还记得,2006年厦门文化艺术中心开馆的那一幕。这是厦门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文化公共设施,更让人惊叹的是,它由旧厂房改造而成。两年前,那里还是机器声轰鸣的车间,生产着厦门制造的装载机;两年后,车间变身艺术殿堂,迎来国内艺术家们的作品。
      这个艺术中心,让当时参加开馆式的中国美协常务副主席刘大为大吃一惊。“这个艺术中心,无论是装修还是规模,都能和国外一流的美术馆相媲美。”   
      为了“申基地”,李忆敏和林馆长无数次跑北京。中国美协和中国油画学会也数次派人,专门到厦门考察。考察整个城市的文化艺术氛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便是场馆建设。“场馆是基础,美术馆很落后,人家怎么放心把大展放在那?”李忆敏说。   
      不过,厦门的文化艺术场馆让北京的这些专家惊叹不已。文化艺术中心和中华儿女美术馆,都是旧建筑改造而成,一个是旧厂房,一个是旧市场。改造后的美术馆“华丽转身”。今年初,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来到中华儿女美术馆参观,原计划呆半小时,结果他在里面转了三个小时。他被眼前这栋独特的老建筑吸引了,“很浪漫,很有创意,很有想法”,他不断惊叹。   
      “这两个高水准的场馆都是旧建筑改造而成,让外面的专家看到了厦门市政府的魄力和独到眼光,这也是吸引国家基地的重要原因之一。”市文化局一位负责人说。(记者:詹文)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行业推广 画廊共赢 美协合作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使用协议 版权隐私 网站地图 网站留言

积分换礼
RSS订阅 设为主页

华夏美术网-华夏美术名家典库统一客户服务热线:15010789166

画家服务邮箱:2386688586@qq.com

(c)2006-2020华夏美术网(art6.vip)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藏宝箱(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