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艺术圈依然充斥着种种喧哗与骚动。北京、上海、广州纷纷大张旗鼓地展开了自己的艺术三年展(双年展),竞相媲美;798、宋庄等艺术区看点频出,热闹非凡;不断缔造“天价神话”的当代艺术则经历了炙热的暴涨与刺骨的寒流……
但仍有无数的文化人在努力,他们或倚重于集体、或以一己之力,试图重拾中国文化的自信,并让世界看到中国文化的浪漫与厚重。当汶川大地震、奥运会举办、金融危机等大事件接踵而来时,悲伤与欢欣交替的2008年,在不平凡中映衬出他们的努力具有着一种大美无言、直入人心的力量。
厚重之美:一个民族若缺乏对自己历史的回顾与尊崇,便不可能拥有自信。备受关注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就这样应运而生,正因如此,它承载了太多期望。厚重的历史是艺术创作的资源,同时也是它的难点。
经过层层筛选,全国有百余位艺术家投身于这一工程。为了表现这份厚重,他们多次深入历史事件发生地采风写生,并且研读史料、参观实物,以感受当年的风云激荡。当人们都在为艺术家的独善其身而担忧时,负责历史题材创作的艺术家却以承担这一国家工程而感到激动和自豪。他们用艺术的方式记录了激荡的历史瞬间,同时他们的创作也为中国美术史画下了浓重的一笔。这种喷薄而发的民族情感不可遏止地蔓延开来,对全国各省份的美术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各省的历史题材创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新时期的艺术在表现重大题材上有无突破?经历了分地区、分画种等多次观摩,如今转入最后冲刺阶段的他们,明年更值得关注。
赈济之美:面对人类大灾大难,中国的艺术家们能否挺身而出,对社会和民众彰显艺术的公共性力量?
“5•12”大地震对此提供了答案。在大家慷慨捐款捐物后,我们看到,写实画派艺术家吹响了抗震救灾的“集结号”。28位艺术家连夜进驻时代美术馆,睡行军床、吃方便面,以《热血5月•2008》为主题,创作了16件组画,并在随后的义拍会上以3350万元的高价成交,所得款项全部捐给四川灾区。地震一个月后,由130余位国内艺术家参与创作的《地恸•重生》巨幅油画在广东完成;毕业于中央美院高研班的10位艺术家也推出了《生命的礼赞》。有人说,这是崇高价值观的重塑,是英雄主义的“归来”,是一种新现实主义创作的突显……其实,追求特立独行的艺术家以一己之力向灾民给予支援和慰藉时,何尝不是一种对自我的救赎?
传承之美:一部《梅兰芳》让人们重新认识到艺术大师对于戏曲传承的力量。国粹京剧“进校园”“出国门”,拥有自己的“角儿”,这使得同为民族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中国画十分羡慕。毋庸讳言,中国画在今天的发展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话题。
梅兰芳戏装照
4月10日,中国国家画院在其一年一度的画院年展上,首次邀请中国京剧院的京剧专家切磋传统文化。他们试图找到一个切实可行的方式,把有深厚造诣的画家整合起来,推介出去。专家们说,中国画要在传统基础上创新,这是它发展的根本,也是“走出去”的前提。京剧和国画都是中国文化这棵大树上的硕果,都是中国文化之舟上的乘员,但如果中国文化这棵大树干枯了、这艘大船沉没了,这两种有着长期积淀的艺术形式都将没有生存的可能。
青春之美:与年初将甘肃敦煌“搬进”展馆相比,10月份中国美术馆推出的国际新媒体艺术展, 在“热闹”之外更多了“青春”的关键词。在其45年开放办展的历史上,如此新潮的艺术展览尚不多见。
无独有偶,在今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张艺谋以中国画长卷的形式,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悠长与生动,被誉为“开启新媒体艺术时代”;而艺术家蔡国强以焰火为符号进行的文化创造,艺术地抒写了奥运与人文的完美结合。也许那不断延伸的大脚印,能带给我们对于独特艺术的更多遐思……
推广之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重建具有民族风骨和时代风范的艺术评判和价值体系,创作具有中国气派的美术作品,增强中国美术的国际影响力,提高文化软实力,是我们在经济全球化语境下的战略抉择。”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吴长江说。
“春华秋实——上海中国画院藏品展”参展作品
但是就目前美术而言,西方对中国的了解远不及我们对西方的了解;西方对中国传统的了解远不及对中国当代的了解!这是不争的事实。中国艺术如何“走出去”?
7月10日,文化部推出“中国现当代艺术推广计划”,选取能代表中国核心价值体系的、有中国精神和气派的优秀当代作品向国际推广,以便让国际市场和学术界全面、客观了解中国当代艺术。
时隔3个月后,“春华秋实——上海中国画院藏品展”在美国纽约切尔西艺术博物馆推出,在传统题材、构图法则、绘画技巧的平稳演进中,这些作品得以表现出一种对自然界的永恒与不朽、对社会的和谐以及对美本身的信仰。
的确,这样的展览让我们感到,在技术统治的社会中,仍然有着纯粹的美好与快乐。
收获之美:岁末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30年的重要日子,中国美术也展示出了新时期以来的硕果。
以展现老一辈艺术家作品为主的“新时期中国画之路”,以反映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和广东为主题的“全国美术作品展”,以及“与时代同行——长三角美术作品联展”和“春风化雨——北京美协收藏精品展”等,都是对艺术的回望。在这样的回望中,我们看到,中国美术创作队伍的壮大、美术人才的涌现、各画种的拓展、语言和手法的日趋多样,等等。虽然果实各有不同,香味也各有千秋,但仍令人欣喜。
2009年已经到来,让我们共同祝愿:明天更美好。(作者:严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