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欢入展第十二届国展的作品是以草书抄录的《画禅室随笔》。草书历来被视为比较难的书体,它不仅要求作者对草书的结字规范比较熟悉,还要有强烈的艺术表现力。在谨守规则与张扬个性之间,如何达到一种平衡,决定了草书的高难度。
成欢作为一个年轻的书法家,能在草书上有如此的表现,应该和他所受的教育有关。成欢学习书法,主要是在河北美术学院,这所学校厉害之处地方在于,能够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掌握到书法创作的窍门,进而在全国书法大展快速入展、获奖。很显然,成欢也是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成为能够在国展入展的书家。
对于成欢在第十二届国展入展的这件草书作品,江苏省书法院副院长、中国书协草书委员会委员宇文家林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成欢入展的这件草书,以七块横条连成八尺整纸作品。取法以怀素为主,旁及晋唐诸家。
细观整幅作品,可以发现成欢对前贤用笔的把握很是到位。一招一式,映带游走,摇曳生情。同时又书写自然,不做过分的夸张对比。如此,作品给人的美感是:轻松淡雅,清新脱俗。
通篇章法的处理也很好,首尾留白,相互呼应,且落款和正文形成了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的艺术效果。再细细看,发现有些字的结构显得简单,无阴阳向背之态,缺少令人回味处。成欢写到这一步,已属不易。
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教授,中国书协草书委员会委员陈海良同样对这件作品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在他眼中,成欢的这件作品更像是一件仿造的作品——拟作。
拟作一般采取集字,所以在作品中能看到作者所临字帖的固有字形,甚至亦步亦趋。拟作水平稍高一点的层次是拟作原帖的笔调。显然,成欢的这件拟作也采用了这样的方法。因此,从笔调、笔锋等观察就是满纸的怀素和张旭。
不过,陈海良对成欢也有肯定之处,他认为作者成欢的笔性很好,点画流美,章法合理,天分较好,适合作草。希望今后能看到他完全脱开张旭、怀素外形的探索性作品,反正笔性好,线质凝练,完全可以自由发挥,不用吃他人嘴里烂肉。
总结
陈海良老师讲到成欢的这件作品只是一件拟作,的确道出了作品最明显的问题。但是,当今草书创作的现状是拟作占有百分之九十九,很少有个性者。这并非是成欢一个人的问题,而是时代的通病。
这就给我们带来一些思考:像成欢这样的创作手法,固然能在短时间内取得不错的效果,但下一步如何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