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我们必须承认:离开了目的要求而讲技法,没有意义,因为技法是为实现预定的目的要求服务的。有人或许不同意这个说法:不明明是为了写好字么?怎么说没有目的要求?可是若再深问一句:什么叫“好字”?何以按哪些规定要求去写就能写好字?他就不一定说得清楚了。 蔡邕《九势》(传)中提出“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似乎既讲了技法,也说明了用技的目的要求,但是若问“力在字中”有什么必要呢? 来华学书的外国留学生就曾反问老师这个问题,老师回答说:“为了好看”。留学生还是不懂:“力不在字中,不也好看么?”中国老师不以为学生问得好,反而对他何以会提出这样的“怪问题”困惑不解,说明老师平时也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
苏轼有言:“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田为什么“不为成书”?他没有讲,是不是以为不讲人们也能自明呢?书法为什么要有神气骨肉血?它的审美意义在哪?为什么人们对抽象的点画书写会有这种要求?书者又如何在书写中寻求这种效果?如果只是一般地讲这些要求,人们未必都能理解,虽然从成功的书法作品上人们能获得这种感受,但作为书法如何利用技法去自觉寻求,却难免不出现懵懂,因为他还缺少从本质上对技法原理的理解。
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原本一切艺术的成功与否,都在能否充分运用该形式提供的条件创造出有生命的形象,书法也不例外。一切成功的书法艺术,人们可以感受其运笔美、结体美形质美神采美等等,而从根本说,都在书法形象具有生命活力的美。
为什么一定要创造具有生命的形象?因为人基于生存发展的本能,是热爱生命的。作为服务于人的精神生活的产品,人们要在这一意义上获得审美的满足。具有生命活力的现象,能唤起人的生命活力,归根结底,有利于人的生存发展。
各种艺术,创造其具有生命活力的形象的条件和办法是不同的。书法进行有生命活力的形象创造,更有其条件的特殊性。一方面它同别的视觉艺术一样有直观的具体性,另一方 面它既不能自由地反映现实中的生命形象,又不能像抽象绘画那样由作者随意造型。它的形象创造,必须依据各有体势的汉文字,以顺时序的一次性挥写 ,以毛笔运转留下的痕迹,完成具有严格规定性的点画结构。其生命意味的艺术形象,只能以这些为条件,在它的限定性内完成。
这岂不是强人所难么?不。苏轼说得好:“书贵难。”书法艺术的审美意义与价值,全在这些规定的从心所欲不逾矩地把握中。事物的两重性在于:一方面上述种种限制了书写的自由,另一方面,恰是因为这种限制的巧妙利用能挥写出生动的书法形象才具有了审美意义与价值。技法充分运用的意义与价值也正在这里。文字本是经“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才得以创造的不象形而有象形意味的形式,而顺时序进行的挥写,就是书者借助水墨,以有工力的书写,给文字造成俨有筋骨血肉、俨有力的运动感的形姿,而使其成为具有生命活力的形体。
不同的书泻目的,会派生出不同的用技要求,形成不同的技法。为求急用,必有速写,必会派生出有利急书能求速效的书泻技法。那么通常所讲的藏锋、收锋、提按、顿挫等等用笔技法就是多余的,都是妨碍快速成书的。除了文字结构的准确性,什么“形质”、“神采”都不必讲求,“工夫”与“天然”的讲求也是多余的,因为这些效果的取得,需要精力和时间,它们会影响书写速度。但如果同时为了审美,“草本易而速”的事,就可能变成“今反难而迟”的现实。正由于赵壹只看草书实用性的一面,所以批评“云适迫遽,故不及草”,“失旨多矣”。
而为艺术效果用技,也只在充分利用书写的物质条件,在不违反实用文字形体结构规定的前提下,为创造具有生命意味的形象,赋予它们神气骨肉血的审美意味。技法的认定,技法运用的目的、意义和效果,也只在这里。应该承认,以扎扎实实的工力,使笔、墨、纸张的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笔力劲健,点画结实,结体生动自然,筋骨血肉的审美意味自显于形象之中。若以形而上学的观点,强行附会其说,反而似是而非了。
人和一切动物体内的筋骨血肉,确实可分得清清楚楚,书法却是以一笔挥就的抽象点画,它作为生命而存在的只是一种意味,只能从总体效果上领略它,正如人们感受到成功的小说中写出了血肉丰满的人物,但要分析出哪是人物的血、哪是人物的肉,是分析不出的一样。特别是书写中物质条件的利用问题不能机械地规定。
因为人们虽然在努力改善工具材料,力求精良,实际上任何最精良的工具材料都有两重性,即有利于书写的一面与不利于书写的一面。书家的技能力表现在善于利用有利书写的一面,避免不利于书写的一面,更在于将不利于书写的一面变为特殊的表现效果。即以毛笔濡墨为例,写着写着,墨渐渐干了,这似乎不利于书写,然而有技能的书写者,恰利用这一点,使线条写出浓淡枯湿的变化,使书法形象更显精神,便又促进了艺术形象的创造。如果机械地理解这一问题,以水墨为血,则墨枯之处岂不正是“血亏”之处么?
参考资料《书法美的历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