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嗣真是初唐的书法理论家,在诗、书、画方面都有著作产生,至今比较有名的就是《书后品》了。《书后品》是继梁肩吾作《书品》之后又一部书法品评作品,为了区别,所以命名为《书后品》。此著作按十品来论述秦至初唐的 81名书法家,将其分为十个等级。“品”就是“等级”的意思。十品是在原来的九品之上又加了一个“逸品”,为最高的一个等级,然后依次为“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中上品、中中品、中下品、下上品、下中品、下下品”,共十个等级。每一品后面都会列有书法家姓名,然后是作品品评,每个品评后都会有“评”和“赞”。李嗣真认为“逸品”是作品的最高等级,是“琼绝中古,无复继作”的。后来,这一理论也由书法延极至绘画品评。
孙过庭的《书谱》不仅仅是书法理论的重要成果,更是书法艺术价值的典范,它使书法作品达到了形成和内容的融合和统一,是唐朝书法巨大艺术成就的证明。《书谱》又称《书谱序》,两卷六篇,成书于唐垂拱三年(687 年),全本共三千七百字,从中国书学的各个方面煌煌大论,内容丰富广博,见解独到,阐述了唐人丰富的书法美学思想。这是我们古代书法理论史上一部具有里程碑性质的著述,在我国书法史上享有盛誉,标着这我们书法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辉煌的阶段。
《书谱》有着非常高的史料价值,历来为学者所重视,也是我国古代书论中完整保存下来的少有的书学论著之一。全书都是作者用草书写成,既是作者书法艺术的证明,也是唐朝社会书法艺术的诠释。作用结合自己的实践,在书中阐明了很多书法观点和美学见解,既分析了各种书体的特点和艺术功用,又着重探讨了真草二体的各自特点,指出了自己的理论总结做出了论证
张怀瓘的《书断》是唐朝书法理论著作中继《书谱》之后又一著名书论作品,成书于玄宗开元十五年(727 年),分三卷,卷上为“十体源流”,卷中和卷下为“三品优劣”。全书对盛唐之前的历代凡可入流的书家 170 多人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卷上论述了“古文、大篆、籀文、小篆、八分、隶书、章草、行书、飞白、草书”十种书体从产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分别阐述了每种书体的特点和表现效果;卷中为神品和妙品,卷下为能品。每品中以书体为先后列传记,夹叙夹议, 最后作者又针对前人的书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实属自唐朝当代开始评价颇高的著作。
《书法要录》是张彦远所著,更是我国第一部书学论著丛书。全书共分十卷,收载东汉至唐元和年间(806——820 年)各家书法理论文字及著名的书法著录40 余篇。其中大多数都是收录的原文,只有少量的是仅存书名。是我国研究书法的重要著作之一。
唐朝时期的书法理论研究和其书法创作时间几乎是同步的,当代人研究的都是当代出现的书法成果。这一时期的书法理论成果,并不是简单地局限于对技法的简单归纳,而是从书法艺术的各个更深的方面,比如思想、美学风格、流派等进行总结和思考。相对来说,唐朝时期产生的书法理论都已经到了比较系统和完善的阶段。这也是书法艺术在唐朝时期发展到成熟地步而自发地应运而生的成果。因为书法创作已经达到了非常成熟的阶段,唐人对书法创作的认识和欣赏已经上升到了一定的理论的高度,这是书法发展的进一步需求,也是唐人对书法艺术的进一步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