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组图03 陈丹青(1979年)
今年适逢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西藏民主改革50周年。为纪念西藏伟大的历史跨越和辉煌成就,中国美术馆于11月13日至30日举办了灵感高原——中国美术作品展,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以表现青藏高原为主题的美术展览。展览以丰富的作品和翔实的文献记录了青藏高原和藏族题材美术60年来的发展足迹,也是对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来青藏高原和藏族题材美术创作的一次回顾和历史总结。
西藏这片神秘的地域始终为众多的艺术家所关注,生发了艺术家无限的创作灵感。可以说藏族题材的绘画串缀了一部中国现当代的绘画史,留下了众多经典的绘画作品,汇集起来犹如一部绚烂的史诗。同时,有一批扎根西藏本土的艺术家常年在青藏高原这片热土上默默地耕耘着,他们以自己饱满的热情和对藏族文化真挚的热爱,创作出大批洋溢着高原气质的美术作品,在当今的中国画坛有着重要的影响。
艺术家用热情描绘西藏
西藏作为中国现当代绘画着意表现的题材,肇始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张大千、叶浅予、吴作人等艺术家首开西藏写生风气,生动展现了那个时代西藏人民真实的生活画卷。新中国成立以后,艺术家们以无比的热情赞颂了西藏和平解放、农奴翻身做主这伟大的历史变革。这一时期涌现了大批优秀的绘画作品,如董希文的《春到西藏》、潘世勋的《我们走在大路上》、黄胄的《亲人》、于月川的《翻身农奴的儿女》等,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主旋律,更体现了艺术家真实的感受和真挚的情感。
改革开放以来,有更多的画家为西藏雄奇瑰丽的雪域风光、淳朴善良的藏族同胞、虔诚向善的宗教信仰所倾倒,一次次为它挥毫泼墨。以陈丹青的《西藏组画》为标志,藏族题材绘画创作逐渐疏离政治关照,开始注重人文关怀和人性表达,从前一时期关注群体的共性体验逐渐转换为对个体意志的探究和表现。对人性的深入挖掘使得这一时期的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更具亲和力,也更体现出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西藏组画》系列作品就是表现了一群普通人的生活片段,不是重大事件,也没有所谓的典型场景和情节。但是它反映了个体人物的生命状态,也就回到了艺术的本源——对人性价值的挖掘和探究。
疏离政治与历史,藏族题材绘画创作转向对文化层面的关注。一部分是围绕农耕文化,包括生产生活方式以及由这种文化衍生出的各种民俗节日和活动。很多作品中的艺术形象都是充满“乡土”气息的农民和牧民,或劳作或放牧,朴素而自然。这种充满原生态气息的艺术格调至今仍在吸引人们的关注。其中典型作品有周春芽的《藏族新一代》、张晓刚的《暴雨将至》等。另一部分是对宗教文化的表现,在西藏主要是藏传佛教,表现对象包括僧侣和信徒以及宗教仪式等。作为离太阳最近的地方,青藏高原本身就具有某种神秘的象征意义。加之高寒缺氧的恶劣生存环境的磨难,宗教信仰也就越能彰显其强大的精神力量。这类宗教主题的绘画在上世纪90年代达到创作高潮,涌现出了一批具有深刻精神内涵的作品。一方面,作品是对藏族宗教文化的反映,表现了藏族民众对宗教信仰的虔诚和他们内心世界里深重的精神诉求;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创作者以及信仰危机之下的人们对精神家园的渴求与向往。李伯安的水墨巨制《走出巴颜喀拉》便是这类主题的代表作。其它还有徐唯辛的《圣地拉萨》、于小冬的《渡》,潘世勋的近作《郎木寺》等。
本土画家的继承与创新
在西藏本土,以学者兼画家更顿群培(1903-1951)的艺术活动为标志,西藏现代绘画拉开了帷幕。更顿群培出身于寺院画僧,深得西藏传统艺术的精髓,同时他又是西藏第一个直接学习并运用西方现代绘画技法进行创作的画家。与传统僧俗画师致力于表现宗教神佛题材不同,他将笔触由宗教世界伸向现实生活,写实风格的人物肖像、自然风光、佛教古迹等都成为他描绘的对象,画面内容与风格多样,现代艺术元素初露端倪。
西藏和平解放尤其是民主改革之后,西藏与内地在美术方面的交流和联系增多。一些传统画师有了到内地学习进修的机会,开始尝试不同于传统绘画的新画法,并由宗教题材转变为现实题材,着眼于表现西藏人民当下的生活。1954年,出身于传统画师的安多强巴(1915-2002)第一次将领袖毛主席画入唐卡。同年,他在中央美术学院进修数月,学习西方绘画基础。安多强巴的作品将工笔技法与西方绘画造型技巧结合起来,增强画面的立体感,其效果类似于民国时期流行于上海的“月份牌”年画,是对西藏传统绘画勾线平涂技法的改造与创新。
这个时期,内地美术工作者也陆续进藏工作,如常舒泰、诸有韬、叶星生、罗伦张、刘万年、韩书力等。他们或者在校任教,或者在展览馆、出版社等文化单位从事美术工作,已开始与西藏本土画家进行交流,并影响着西藏的美术青年。上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处于起步阶段的西藏现代绘画,与内地美术界开始了良好的互动。
西藏当代绘画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传统艺术的吸收和借鉴。“文革”结束后,西藏传统艺术逐渐受到西藏画家的关注,他们利用在藏工作的便利条件,到各地寺院、美术遗址考察学习。西藏美协自1981年成立起,几乎每年都组织画家下乡采风,1982年至1985年,西藏自治区文联和美协分会派出韩书力等7位画家,行程3万余公里,遍及西藏5个专区进行艺术考察,收集作品近千件,拍摄照片数千张,这对画家深入了解西藏传统文化艺术以及之后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西藏传统绘画对当代绘画的影响,首先表现在绘画形式上。为了克服西藏高原气候条件对宣纸作画的影响,部分画家借鉴西藏唐卡的材质特点,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开发出一种西藏独有的“布画”艺术,并逐渐形成了一个创作“布画”的画家群体。布画的出现及其发展,丰富了中国画的技法和语言形式,拓展了中国画的审美形式。同时,西藏当代绘画借鉴了很多唐卡和寺院壁画的造型程式、语言符号和审美特点,如运用圣像主尊式构图或传记历史构图来组织画面。作品中大量出现的各类神佛形象,与西藏传统绘画一脉相承的装饰性与平面化特点,最终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风格。李知宝运用浓重的岩彩颜料,作品营造出类似古旧壁画的斑驳感,这显然与他对西藏寺院壁画的多次考察有关。翟跃飞的创作受到藏西古格壁画的影响,矿物质暖色调和朴拙的人物形象是其作品的重要特点。巴玛扎西通过对神佛形象、宗教行为、宗教节日以及各种神灵异兽的描绘,流露出画家在这片高国圣地逐渐熏染的浓厚的宗教情怀。
西藏当代绘画受到西藏传统绘画的深刻影响,但是,它与传统绘画有着本质的不同:不再为宗教宣传服务,而成为画家进行自主创作、自由抒发个人情感的载体。他们关注的更多的是现实中的西藏和西藏人,画家的创作大量表现了西藏传统农牧业社会的风土人情。计美赤列作品中谈情说爱的青年男女、给孩子喂饭的母亲、沐浴中的藏族女子,展现了一幅幅世俗生活的动人画卷。韩书力的作品中有藏传佛教绘画中的五方佛、度母等形象, 并将其与西藏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赋予佛教形象以新的意义,表达了对西藏现实社会的关注。嘎德则更多借鉴了流行艺术,以传统艺术的经典构图,承载着诸多现实生活的元素,表现了现代工业经济社会的都市文化特征,勾勒出一个处在转型时期的西藏社会。这一方面反映出画家对西藏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深深眷恋,另一方面,又包含了对西藏的现代文明以及全球化影响的深入思考。
(作者:王宏伟 戚明 华夏美术网编辑: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