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宝恩:真情流淌在笔尖
在黄委“圈内”,甘宝恩小有名气。
甘宝恩“有名”,不是说他长期从事治黄工作,现在又是黄委信息中心的一名领导,而是在工作之余喜欢舞文弄墨。同事们多知道他爱好书法篆刻,其实他对文史、诗歌更是情有独钟。“书法是艺术,更是学问。”甘宝恩如是说。他的藏书受空间所限只能保持在2000册左右,其中除了碑帖之外大部分是社科、文史方面的书籍。如今他有了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南省诗歌学会理事、河南省书协会员、黄河作协副主席、黄河书协秘书长等一系列 “头衔”。对此他总是一笑了之。
首届中国百诗百联大赛,是中国诗词楹联界最大的赛事。比赛共收到海内外63个国家和地区投稿诗词8万余首、楹联3万余幅。覆盖区域之广、参与人数之众和作品数量之多,创下历次诗词楹联大赛的最高记录。仅河南参赛诗词就达4160首,竞争之激烈略见一斑。
诗词和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凝练最精华的表现形式,一本《唐诗三百首》至今仍影响着多少中国人,成为中华文化的不朽经典。
从事治黄工作的甘宝恩充其量是个“草根诗人”。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草根”却能用“传统文化的感觉”演绎出情、趣、韵、味。
一个书法篆刻与诗歌业余爱好者和一个治黄人是怎样相行不悖、水乳交融地统一在一个人身上的呢?
甘宝恩自幼喜爱诗、书。外祖父写春联时那正襟危坐、全神贯注的落笔姿态,至今还定格在他脑海里。高考前一天,他手中还拿着一本《千家诗》。参加工作后,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书法篆刻、阅读文史。书法从唐楷入手,二王、书谱、石鼓、汉隶各体兼习;印宗秦汉,曾临摹古玺印数百枚。这些都为他日后的诗、书、印创作打下坚实的准备。“面对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和艺术,你总会觉得知识与学问的浅薄。”甘宝恩这样说。
甘宝恩是个性格鲜明的人,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找到支点,更是个清醒知道自己是做什么、能做什么的人。
甘宝恩1984年毕业于黄河水利学校水工专业,在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部门工作20余年,天天傍着这条古老、伟大的河流,对她的热爱早已融入血脉。
“坝上烟波接绿洲,柳风三月更温柔。 漫看东逝黄河水,莫问争流几叶舟”。“花园口上又春光,烟柳长堤映广场。记事碑前风不语,沧桑岁月是河殇。” 作为一个黄河人,他的诗有着典型的黄河气息,大气、沉稳、洒脱、飘逸,折射出的是思想底蕴与人文内涵。
甘宝恩把自己的诗词作品小集定名《河外集》。书名犹如其人:率性,质朴 。“从事治黄工作20余年,写诗是治河之外的事,故取名《河外集》。” 这是他对书名的最好概括。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甘宝恩的诗歌创作,那就是“爱与真诚”。他热爱黄河、热爱生活,真诚面对人生与选择,尊重自己的灵魂并坦露于诗歌。
《七绝 谒兰考焦裕禄墓》:“兰考城乡又一春,松青焦氏墓园新。诸公衮衮来相吊,几个问心无愧人。”起、承、转、合浑然一体,立意紧扣现实,不落窠臼。“又一春”、“墓园新”蕴含着浓郁的历史沧桑感,后两句以问做结,更是耐人寻味。
“四月芳菲谢,天灾地震生。华西悲夜雨,宇内起戎旌。欲哭同胞死,犹思国事萦。晚风何以问,星月更无声。” 阅读《五律 汶川震后夜吟》,更可以找到强烈的共鸣,思绪情不自禁顺着作者的脉络走向,游离在诗歌和现实之间。
随着网络的兴起,甘宝恩也加入“网络大军”,“高伯甘”的名字活跃在中华诗词、中国诗人、诗歌报、百花潭等诸多诗歌网坛。
高伯甘第一次出现在网上是2003年,这是他第一次在网络上发表作品时所署的网名,“这并非我自己起的,是不请自到的。”甘宝恩笑言。
有一次他游乾陵,生发出诸多感慨。回来后写了《无字碑说》一文,投到光明网的“网评”栏目。这是他第一次在网络上投稿,匆忙之下忘记署名。后来他在光明网上看到了这篇文章,署名高伯甘。因自己的电子邮件中有姓名的汉语拼音缩写,他猜测这个网名许是热心编辑谐音即兴“创作”。于是,在之后一段时间里,光明网的“网评”和“每日一诗”栏目里,陆续发表了署名“高伯甘”的数十篇诗文。与此同时,“高伯甘”也开始出没于更多的诗歌网站。
时至今日,落款“高伯甘”的短信和函件会不时地发出去,“高伯甘”的篆刻印章也不时点缀在翰墨之间,但甘宝恩依然是甘宝恩,身在治黄队伍中,不断工作、学习着。(下图为甘宝恩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