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随着我国中产阶级的不断扩容以及人们对名人字画鉴赏水平的提高,有兴趣参与收藏名人字画的人可谓越来越多,可以说,名人字画的收藏已经成为了民间收藏的一个主流品种。那么,收藏者收藏名人字画究竟在艺术市场上比拼什么?这恐怕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 20世纪字画收藏六大家,右起庞元济、张大千、张伯驹、张葱玉、王已迁、吴湖帆 从古到今,民间收藏字画经久不衰,并涌现出无数的字画收藏家,尤其是20世纪,字画收藏家之多可谓史无前例。然而,在藏界最有成就和影响的,无疑首推庞元济、张伯驹、张大千、吴湖帆、张葱玉、王已迁六位大家。细细分析他们成功之道,不难发现六位收藏家有三个共同特点——有财力、有眼力、有魄力。 财力是基础 王蒙 秋山萧寺图 立轴(2010年保利获价1.366亿元,庞元济旧藏) 八大山人1699年作 荷石栖禽 四屏(2013年天津同方8030万元成交,2011年北京长风7475万元成交,庞元济旧藏) 朱熹、张景修等七家(宋元时期)《宋名贤题徐常侍篆书之迹》(2010年嘉德1.008亿元成交,2006年佳士得644.7万港元成交,张葱玉旧藏) 仇英(1540)年作 文姬归汉长卷 手卷 绢本(2009年长风10200万港元成交,王已迁旧藏) 八大山人《仿倪山水》 (2009年匡时国际8400万元成交,王方宇、王已迁旧藏) 这六位收藏家都活跃于民国时期,在当时都有相当的经济实力,有的是腰缠万贯。像庞元济、张伯驹、吴湖帆、 张葱玉、王已迁都出身于名门大户,张大千则以买画为主,由于他身价高,且作品精,销路好,其作品价格动辄黄金以两计,收入相当可观,有人形容张大千是一个“印钞机”。庞元济是光绪六年秀才。南浔庞氏家族以丝业为生,清光绪年间已成巨富。庞元济继承父业,最初在南浔经营庞滋德国药号和庞怡泰酱园。后在杭州创办缫丝厂,并涉足棉纺业,还发起创办“浔震电灯有限公司”,成为浙江民族工业的开创者之一。在上海等地,庞元济也大量投资近代企业和银行业,并在苏州、上海拥有大量房地产。雄厚的实力,使他有能力购藏历代名迹,清末上海滩最有名的书画收藏家要首推报人狄平子。狄平子晚年没落,靠卖旧藏度日。庞莱臣斥巨资将狄平子收藏的书画大量吃进。张伯驹是出身于官宦之家, 其父张振芳在袁世凯当总统是为直隶总督,家境十分富裕。吴湖帆是海上著名书画家、鉴藏家,出身于名门,其祖父是清朝的显臣、金石大家吴大澂,家中收藏极富。张葱玉是著名的鉴定家、收藏家、书法家。在上海有“韫辉斋”。张葱玉出身于一个大资产阶级家庭,上海滩有名“小开”,经济实力十分雄厚,曾豪于资财,重金选购收藏了不少唐宋元时期的名迹。据许姬传回忆,张葱玉在民国时期一度专收唐宋元名迹,明清作品基本不收,可见张葱玉眼界之高。王已迁是美籍华人,著名学者、书画家、鉴定家。出生于历代显书香门第的东吴世家。早年曾拜苏州大收藏家和画家顾麟士为师,在“过云楼”里见到许多历代名迹,大开眼界,有趣的是后来“过云楼”散佚出来的藏品被王已迁购回了许多。现在市场上交易的古字画中,有不少是王已迁处流出的,价格动辄数千万元乃至上亿元,如八大山人《仿倪云林山水》立轴2009年被匡时拍至8600万元;仇英(1540)年作《文姬归汉长卷》 手卷2009年在香港长风10200万港元成交。雄厚的财力,为六大家收藏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