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2015年7月正值第五届“侯登科纪实摄影奖”评选,也是侯登科纪实摄影奖举办的第十年。侯登科纪实摄影奖的宗旨是希望有学者、专家对于摄影家们的工作进行追踪与交流。但‘侯奖’从第二届由‘项目奖’变成了‘公益奖’,评委和参加的学者们都变成了志愿者,没有专家学者对获奖者后续的创作情况进行提问追踪。在第五届侯奖评选之际,作为评委的李媚再次启动这项工作,为前四届获奖者做一系列的“十年回访”,其目的不光是对获奖项目的追踪,同时还是想透过项目把获奖者自己的工作的经历以及项目的传播、社会反响,文本形态等做一个回访。 李媚本期回访的人物是以作品《海岸线》获得第二届“侯登科纪实摄影奖”的摄影师张晓。 张晓 张晓,1981年11月23日出生于山东烟台,现已成为中国炙手可热的摄影师,其《海岸线》、《他们》等作品曾在国内外获奖并展出。 李媚:从前面四届的情况看,获奖者绝大多数都很努力,大家最后的项目都完成了,而且完成得出乎意料的好。前两天采访李江树,最后他的合作者是罗哲文,罗哲文是中国古建筑学的泰斗,他们合作出了一本书,有意思的是李江树的文字最后还获了中国作协《中国作家》当年的散文大奖。回访他是第一个,张晓是第二个,你也是属于成果非常卓著的一个。你这个项目是不是已经全部完成了? 张晓:对,从2009年开始到2013年,这个项目已经结束了,一共持续了四年多的时间。我把整个海岸都完整的走了一遍,其实我一开始是想按照一个线路从最南端一路往北走,后来觉得这样不是很方便,也没必要。所以最后都是随机的,比如说我回老家的时候就可以在山东周边转一下,上海有展览的时候就在附近看看。但最终还是所有沿海的城市和县城都去过了。张晓作品《海岸线》 李媚:当初海岸线的想法是基于什么呢? 张晓:客观的原因是当时在媒体呆着觉得特别没意思,特别想出去走走。 李媚:没有特别的动机? 张晓:关于这个想法我考虑了很久。海岸线是个非常有代表性的地区,在中国不管是经济、文化还有改革开放都是从沿海地区开始的。这个作品其实我最终想要说的是整个当下中国的事情,但是中国范围太大了,不知道从哪里开始、从哪里结束。所以海岸线更多的是给自己划了一条线,给自己一个范围,有始有终可以当做一个项目完成,就这样拍了海岸线。 得到“侯奖”的时候我记的是2009年年底吧,那时候刚开始拍了大概有半年。我记得我是2009年7月份出发的,所以到那会儿拍出来的作品并不多。参加“侯奖”的时候我投稿投了最初的好像30多张?不记得了。那次正是我第二次出发,然后出门没多久就接到电话了。我一直拍的是胶片,彩色负片。我那会儿一出门就是背一百个胶卷就走了,一走就是一两个月,然后回来冲洗扫描。 李媚:为什么数码相机这么方便,你还要拍彩色负片? 张晓:习惯,用胶片用习惯了,觉得胶片的质感是不一样的,我更喜欢胶片的感觉。 李媚:现在的90后会用彩色负片拍摄吗? 张晓:当然有,其实我自己是不排斥数码相机的,只是觉得我更习惯于用胶片。 李媚:这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事情,有好多人选择胶片主要是黑白。因为彩色负片制作越来越困难了。除了贵,经营的地方很少。你是冲完胶卷后扫描,输出吗?还是自己放大? 张晓:都是打印的,现在统称叫做艺术微喷。在我看来胶片的质感确实比数码好,数码相机出来的画质还是不太一样的。像骆丹那个《318国道》也是一样的,彩色负片的,包括《南方北方》都是一样的。《素歌》用的湿板工艺,我很喜欢骆丹早期的作品《318国道》,他是国内第一个把这样一个事情做完的人,所以他那会儿对我影响比较大。 李媚:骆丹的《318》在你之前06年就完成了。06年见面会的时候我看的就是骆丹的《318》,当时他们问我整个见面会看下来你的印象有哪些摄影家是最好的?我说最好的是骆丹,而且我是最后一个看到他的东西的,印象很深,他也是彩色负片转成扫描打印。他给我看的是做成黑白的东西,后来在连州还是在哪儿看他的展览是彩色的。第一届“侯奖”他就申请了。 张晓:骆丹是最早用这种在路上行走的方式,并且是做一种很新的彩色摄影,他应该在中国是第一个。 李媚:不一定称得上是第一个,但,就他的成果和完整性可能他算。 张晓:这种方式应该是第一个。以前我有几次参加研讨会之类的活动,经常有人问是不是受骆丹影响,问的还挺不好意思那种,我说这没有什么,我确实受他影响,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侯登科奖十年回访】张晓:海岸线之后的创作与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