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是什么? 当我们接触艺术问题时,艺术主张、风格流派、表现技巧这些自然是讨论的热线话题,但是人们往往忽略或者回避了艺术活动的创造主体——艺术家。艺术家是什么?他(她)的特征是什么?他(她)的构成要素是什么?他(她)的创造力来自何处?他(她)的教育培养条件和步骤是什么?……这一系列的问题,对于理解艺术活动都是十分重要的,有时(从逻辑上讲)是先决的。 一位艺术家首先是一个具有高度敏锐的感觉力的人。他以他的眼睛、耳朵、触觉,以他的洞察力、敏感力及心灵协调各种心理作用来进行思考。对他来说,思想不是一种文字上抽象概念的游戏。他从头脑中生发出秩序而不是强迫自己适应某种概念、秩序。因为他的理解力所追求的是感知觉的完整性,对于一个以平衡生活为宗旨的理性模式所规定的世界来说,他似乎总是在稀里糊涂地调戏逗乐,似乎是在游戏艺术,游戏人生。 艺术是有个性的,而形成个性的最基本的主体条件就是要有创造力或者叫做创造性。它不是观念,而是一种力量,一种活动的条件。我们也许可以使它处在动态之中,指导它并且训练它,可我们真的能够说清楚它是什么吗?就我所知,还没有什么关于创造性(力)的观念(或者是概念)把创造性本身诱导出来的。 另一方面,这种创造的力量并非必然地生长在智力和文化之外的真空里。在学生们当中,哪儿存在着对古往今来各种伟大的艺术成就的冷漠和不关心,那么哪儿就不会有令人满意的艺术创作方面的自由、新颖和个性抒发,而往往是抑郁、单薄和浅俗。没有什么比看见一个学生自认为受过“进步”艺术教育,而在文化的全面修养上贫瘠如洗,以迟钝的目光和忧愁的面容游戏这伟大的创造力更令人担忧的了。 创造力的成就紧紧包裹在它所投射的整个生活范围内,而且说实在的,创造力的核心就存在于记忆以及理性逻辑或人为学会的分析永远达不到的(这里并没有褒贬之意,而是分类学上的区别)洞察力的深处。这种对周围世界的洞察经由技艺而在表现上的投射,只是整个过程的后半部分。没有前半部分,创造力的成果就会麻木地变成陈腐的生产高质量产品的技术性窍门或者技巧。 从教育培养的角度讲,创造力的这种特性要求我们的教育结构应该是真正广泛而且自由的模式,过早的专业化,例如过早地进艺术学校,接受单方面知识甚至技巧的学习,最终所培养的艺术家是什么样的,能否在今天的社会成为名副其实的艺术家是成问题的。 在今天的日常世界里,最大的需要是能力、刚毅和才智,以便探究和把握住未加渲染和未被解释过的现实。专业单一的人员的头脑(例如,艺术院校里知识、心智的修养较差的人的头脑)往往有偏爱技能的倾向,而一旦面对需要有独具慧眼的创造性力量才能将其本质反映出来的无声无息的自然的时候,他们的大脑就不顶用了。 如果我们承认大自然和人类生活在艺术创造之前从形式上看是无序的和混沌的话,那么可以推论面对这种预先存在的状况,恐怕是创造力发展过程中最不幸最棘手的阶段。因为这儿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存在,没有方向和秩序,形式繁多而且根本没有个性特征可言。这是一片令人生畏的荒野,对它的惧怕导致那些没有胆识探究它的人的种种低劣的“发明设计”,而且他们那些草率而又无意义的产品(我看只能用这个词)产生这样一种错觉,即他们克服了实际上并未克服的东西。这是对艺术与生活的二重性的虚伪的逃避。 艺术与生活的二重性不可能被要把它们结合为一个单一实体(即稍多些人工性的生活,或者稍象生活的艺术)的意图所克服,也不可能因相互躲避就能取消,而只能通过承认每一方是一个完整自足的独立实在,通过两者范围内实实在在的生命运作来克服。如此一来,我们就会发现,在这种共处状态下所固有的相互对抗作用引起的张力,实际上是最重要的支脉,有意识的创造活动和自然质朴的生活行为两者都从中汲取它们最伟大的生命力。 在我看来,艺术就象自然一样,是一种内在的力量,而不是供人观看和评价的景观。它并不真是自然,而是自然的一种象征或反映。自然也并非仅是什么森林之类的景象,而是树木中的树液,是生机勃勃的各种条件和可能,绝非僵死的东西。我们今天大多数搞艺术的人都是居住在城市里的,在那儿接触到的只是大自然演化过程的特殊的和最后的成果,而对演化过程本身以及它所内含的生命力却所知所感甚少。画静物画或者外出写生,是捕捉自然机趣的必要手段和表现技巧,但是对自然对象的感受绝没有亲手养一盆花,了解花(例如君子兰)的生长规律,最终几年后开了花的时候给人的感触大。因为这个时候,你就不再是外在地暂时地观察、描绘它,而是参与它的生长过程,一直伴随到它的成熟——开花、结果、繁殖。试想想:当对一个生物或一件艺术品的生长诸方面的长期持久的留心,忽然具体化为一种单一的封闭的完整的表现形式,并且整个创造过程最终以这种形式明确地停稳下来的时候,你不会产生震动,有一种惊讶的感觉吗? 我无意于主张每个艺术家都应去学会养花或养鱼什么的(在中国绘画中大自然的生命机趣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与中国文人士大夫艺术家们喜好拈花养鱼、勤于园艺不无关系),但是如何才能发掘自然与自己原本的生命状态,加以充分有效的表现,的确是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这里就有一种现象值得注意和研究:一些原本不是艺术专业的年轻人学艺术时,由于他没有他正在往哪儿走或他愿意往哪儿走的想法,所以他采取的学习措施就是每走一步都务求稳固、扎实。而艺术专业的学生,则沾沾自喜于他有想法,期望指导教师提供实现他的想法的手段(技巧)。当看到非艺术专业甚至是自然科学专业的学生采取稳固步骤并最终走向了成功时流露出的意外欣喜,对于老师来说那将是件令人欣慰的事。而看到从小就画画的学生比较了自己与原本非艺术专业的同学的两种结果后流露出惊愕的神情,那更是件令人满意的事。 创造力,如果可以界定的话,是意指通过对一个人的存在的外部诸方面有创造性的、有训练的以及审美意义的组构,自发地发挥一切才能以保护和培育自然本身的诸种力量。或者换句话说,创造力是内心神秘力量、躁动及敏锐直觉等心理活动与被创造出来用来包容并表现它的特定外部结构之间的一种均衡确立。创造力实际上是不顾成功与失败的,它总是处在竭尽全力的状态之中的。艺术作品只有在它们进一步证实了我的创造性努力的存在和力量的范围内,对我才具有鼓舞和感奋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我相信一个人只能与伟大的艺术作品建立起一种逼近生活的共鸣关系,而绝不可能完全理解它们。 人们常说对一件艺术品了解些背景情况会有助于更深一步地理解它。但是我要说,如果没有一种更真实的创造力,或者没有一种对真实创造力的体验能力,那么艺术品的解读仍然是不尽人意的。 既然这种对艺术作品的讨论似乎只有在创造力体验这种情况下才成为可能的话,那么人们就会合乎情理地问道:“如果这种说法是真的,那么只有职业艺术家才有这把通往艺术的钥匙吗?剩下来的我们该怎么办?如果艺术不是为世上的人们准备的话,那它的存在理由是什么?我们是不是非得成为艺术家?” 我对这最后一个问题的回答是:在某种程度上是这样的,人们在艺术作品为他们而存在之前,不得不成为艺术家。从另一个角度讲,既然具备了某种审美感受力、一个灵敏的大脑以及一种乐意运作的眼光,那么将艺术灌输到他们中这种想法也是行不通的。达到艺术领域的唯一门径,应该是创造性的努力和自然力量的展示。 就我的体会而言,艺术教育的主要任务不是改善门口的景色,而是鼓励更多的人穿过这扇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