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政府支持,另一个推动台湾当代艺术发展的重要力量便是民间资本。1980年代之后,台湾经济的高速增长增加了私人企业对于艺术支持的信心。不少私人企业看到艺术品市场繁荣带来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纷纷投资艺术产业。在这当中,1991年2月在台北成立的“鸿禧美术馆”是一个典型案例,“鸿禧美术馆”虽是一个民间资本投资的美术馆,但凭借经济实力,收购了不少文物精品,甚至被称作“小故宫”,由此可见台湾民间财团得强大。值得注意的是,1990年代台湾的企业领导开始面临着第二代的接班问题,这一辈年轻企业家已经不同于老一辈,他们很多具有完整的教育或留洋的经历,在投资上较之上辈更加注重文化品味,这也间接推动了当代艺术市场的繁荣。另外,80年代之后,台湾社会的中产阶层数量较之以往也有了大量的提高,中产阶层不仅只注重生活品味,而且在艺术鉴赏上也有很大的群体。重要的一点是,许多中产阶层有过留学背景,对于当代艺术不仅可以接受,而且相当欣赏。因而,民间画廊在90年代的兴起绝非只是企业投资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原因是中产阶层力量的壮大以及他们对于当代艺术的认同和欣赏。 苏富比公司在台湾的首次拍卖会 1992年 民间资本对于台湾当代艺术的支持首先体现在艺术市场上。相对于大陆艺术市场来说,台湾的艺术市场成熟得较早。在20世纪80年代,台湾曾经历过一个“画廊时代”。这个时期正值台币升值,热钱大量涌进艺术市场,股市上升再加上通货膨胀,台湾艺术市场兴起。1980年代艺术市场的活跃伴随着画廊的大量成立,1986年,全台湾地区的画廊不到20家,但到了1991年就增至140多家,可见在这四五年间,台湾艺术市场得到迅速发展。许多尝到甜头的收藏家认识到,收藏艺术作品是货币财产的增值手段。不过,尽管画廊作为艺术市场的第一环节,提供给当代艺术家不少发表新作品的机会,但因为其生产的成本很高,也一定程度制约了经营者对不受市场欢迎的前卫艺术的投资,市场的主要需求还是在前辈艺术家和本土写实绘画上。20世纪90年代初,台湾艺术市场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时期,由于当时股票不稳定,在1991年重挫下跌,一蹶不振;房地产在持续高涨以后也开始走下坡路,台湾的热钱更加频繁地投向艺术市场,“造成台湾画市的暴涨”。 从1991年的艺术品拍卖看,无论是数量还是成交额都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这一年的绘画市场成为台湾经济发展的一个标杆。在这一年,美术杂志的广告业务大幅度增长,绘画作品,尤其是前辈画家的作品价格成倍增长,如杨三郎、李石樵、廖继春、颜水龙的画作,从几年前一幅三五千新台币暴涨到一幅七八万新台币,最高的拍卖价格已经达到几百万。1992年虽然波动较大,但仍然总体的投资热度不减,这从《艺术家》杂志在该年的广告数量可见一斑,每月发行一期的《艺术家》杂志有520页,但广告页平均就占200页,这还不含隐形广告部分。该年3月21日,国际上著名的拍卖公司苏富比公司于首次在台湾进行拍卖,创下八千六百余万元新台币的成交价,值得注意的是,油画在此次拍卖中处于主要位置,且以前辈画家为主,水墨画成交量依然较弱。艺术市场是艺术创作的的一个重要晴雨表,水墨画特别是传统水墨画在艺术市场的乏力,间接说明了水墨画创作的衰落。 到了20世纪90年代,台湾的艺术市场与大陆、香港艺术市场的关系日趋紧密,在台湾艺术市场初步形成的80年代,大陆还没有艺术市场这一概念,而进入90年代,大陆的艺术市场也开始起步,这促使两岸三地的艺术市场开始呈现联系越来越紧密的状况。比如,苏富比公司1992年在台湾的拍卖中就有不少大陆画家的作品,而三月份的佳士得香港拍卖会上大陆画家更是出足风头。尽管艺术市场对于当代艺术的关注还不够(实际上是由于当代艺术的自身特点决定了收藏者的冷落 ),但在客观上推动整个台湾当代美术的发展。此前一年来的台湾美术中的“前卫性”艺术展览逐渐活跃,不同的展览空间的兴起,也带给当代艺术的更多自由,“这其中部分是对艺术市场中所显示的商业化病态的反抗,另部分则是来自于市场机制在生态发展中确有其必要性的认识” 。但是,艺术市场的兴起不仅引起中产阶级等新兴阶层对于艺术收藏的兴趣,同时也引起了大量投机者进入艺术市场,从而为未来的市场的萧条埋下伏笔。艺术市场的兴起一方面反映出市场对于艺术品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含有一部分投机者进行操作的成分。在艺术市场上,二三流的作品不断出现,行情看好的画家作品被许多不法商所注意,因而伪作也悄然出现,市场繁荣背后隐藏的隐忧逐渐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