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评论 » 正文

【雅昌专栏】戴卓群:何为青年,青年何为?——有感于华宇青年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浏览次数:30
核心提示:当人们惯常性地把青年和实验划上等号的时候,我只能选择迟疑地站在远处。随着近些年阅历的增加,我甚至对究竟称呼什么样的人为青
当人们惯常性地把青年和实验划上等号的时候,我只能选择迟疑地站在远处。随着近些年阅历的增加,我甚至对究竟称呼什么样的人为“青年”,也渐渐变得不那么肯定。尤其在我们此刻身处的时代,当信息的藩篱被取消,知识的获取已然破除了时间性和空间性的限制以后,似乎年龄之间的界限在某种程度上消弭无形。  究竟何为青年?其形而上意义远比最表面的年龄差别更具有说服力,当人们不断将创造、前卫、实验、锐意开拓等词汇加诸于青年这一对象的时候,恰恰表露了这些特质的匮乏和人们对其的期待。当然还有另一些可贵的品质,比如博学、慎思、笃行、兼容并包等等,不也同样是我们在对青年的期待中所希望看到的智慧光芒。  故就我们从事艺术的人来讲,若是一位历经世事的“老年”而具有上述所例举的品质,那么,他就确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青年”无疑;而如果一个本应卓荦风华的年轻人,其精神状态却尽是闭塞、苍白,或循规蹈矩、固步自封,那末,又如何将其归入到青年的行列。或者说,不论这里的“青年”还是“老年”,仅只是一种语词的指称罢了,最重要的区别是我们处在何种状态和选择何为?  这篇小文因应华宇青年奖而写,作为一项旨在推举新人的艺术奖来说,本身即带有很明确的规则和限制,故而会有一个年龄的范围,但我认为这只是一个为方便操作和建立规则所需很具体的考量,就个人来讲,代际这个东西,我一向是很怀疑的。  我在表述中对青年的指称如此矫枉过正的缘故,是出于对当下现状的有感而发,不知从几何起,“新”与“老”被视作背离的双极势不两立,而“新”做为“老”的对立面得到了片面而极端的推崇,于是代表“新”的青年也在流于表象的话语消费中面临日益被肤浅化的危险,“新老”背后的内在价值判断被视如敝屣。盲目求新亦有其多重历史成因,并非三言两语说破道明,暂且不去追究。  物极而反,是世事的常理。片面求新一边倒的价值评判系统,使得当代文化益发走向轻浮、单薄而又功利的境地,带来致命的缺陷。而反观“老”,做为一种态度,其积淀、沉潜、多元、无用和业余化等的美学底蕴,却在轻浮于表面的消费社会景观中彻底被离弃了,人们更情愿或者说已然习惯于拥抱那种直接的、有用的、所谓与时俱进的、轮廓清晰和实效光鲜的法门。  在这里,并非意在指责青年,却恰恰试图通过对语词的分别,廓清我们对于青年的观感与期待,所谓青年,重要的不只是年龄,不只是激进或保守,青年更是一种精神和态度,青年代表着可能,可能蕴涵着开放、包容,既有锐度又有厚度,既能前卫亦能后卫,青年也不止于标新立异,更可贵博雅通识,凡此种种,我想也只有这样的青年才够称得上真正的青年,才能承溯过往并创造未来。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行业推广 画廊共赢 美协合作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使用协议 版权隐私 网站地图 网站留言

积分换礼
RSS订阅 设为主页

华夏美术网-华夏美术名家典库统一客户服务热线:15010789166

画家服务邮箱:2386688586@qq.com

(c)2006-2020华夏美术网(art6.vip)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藏宝箱(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