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我第一次怀着憧憬去看威尼斯双年展,一连看了几天,几乎走遍所有展馆,受益匪浅。但渐渐的,它在我心里的迷雾也散去了,我似乎看到了高洋上舞台背后的世俗本相。当我看着威尼斯岛码头上泊满的豪华游艇和一位身着白衣的行为艺术家像狗一样爬行穿梭于衣衫华丽的贵宾观众之间时,突然联想起中国古代的土豪,他们寿宴喜庆时召集唱莲花落的乞丐来表演助兴,谁唱得好、唱得妙,就多打发几吊铜钱。只不过“洋豪”更会玩,将私人堂会玩成了国际性艺术盛典,也发赏金,那叫金狮奖、银狮奖。 威尼斯双年展颁奖典礼 最近台湾艺评家陆蓉之女士一篇文章《是谁神化了威尼斯双年展?》似乎佐证了我这个胡思乱想。她说,威尼斯艺术双年展的诞生,原本是意大利国内以国际艺术展来庆祝他们国王与王后银婚的自家事,不料竟然将一个原本只打算邀请意大利本国艺术家的国内庆祝活动转变成为一个轰动国际的艺术盛典。 我将威尼斯双年展喻为“洋豪家的莲花落盛典”既无褒义,也无贬义,更没有污辱艺术家的动机,只想试图中性描述。 如今,中国艺术界对西方大牌艺术会展的向往,就像国内明星对在戛纳电影节走红毯的心情一样。作为粉丝不妨头脑发热,崇而拜之;作为研究者、艺术家、媒体人、政策制定者,尤其是思考中国自身的艺术会展业如何开拓者,则需要冷眼观察,这样我们才会明白自己的路该怎么走。 威尼斯双年展和国外的一些电影节基本是一个幕后运作套路,也就是个玩儿,是个生意,是个小圈子操控的大型活动。你要想踏进去,在圈子外把头磕破也没门儿,但若有圈子里的要人引路,红地毯算什么。然而你也别小瞧它,在中国历史上,莲花落似乎也有进皇宫的传说,但没能演变成一个国际艺术盛典,在国家形象、城市旅游、文化输出等方面起到了不容小觑的作用。这就是两者的天壤之别。 我们也不要因为它只是洋豪家的莲花落盛典而轻视其中的艺术价值。达·芬奇等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想当年也不过是美第奇这个超级洋豪家里养着的“门客”。这丝毫无损于他们在人类文明史上所作的贡献。 自古以来,艺术大多是需要被“供养”甚至“豢养”的。要么王公贵族“养”,要么富商土豪“养”,如今可能通过商业途径和资本途径来“养”,这就是艺术生存的基本生态。但艺术真正的生命不在于它被怎么养,而在于它成长起来后会怎样地影响社会和推动文明进步。 伦勃朗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画“商品画”的,他靠给在阿姆斯特丹港口上岸的富商们画像,赚得钵满盆满。但是,他成名后渐渐不满足于依靠高超的技巧来取悦客户,他力图表达自己内心对美的追求,开始反抗陈腐的审美观念和约定俗成的规矩,画出了前人没有见识过的生动画面,为此他身败名裂甚至身陷囹圄而始终不愿悔改。毕加索也是靠有钱的收藏家来“供养”,但是当他的蓝色时期风格获得成功后,他不顾收藏家的强烈反对,转而探索“荒诞不经”的立体主义。“供养”他的收藏家们纷纷弃他而去,他仍不为所动,坚持走自己的路。 或许你会说艺术是头养不家的“白眼狼”。对的,这就是艺术自身的规律。它需要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但它有自己的生长规律。唯其对自由的追求,人类文明得以保持活力和不断新陈代谢。 真正的艺术家,不可能一辈子重复那些讨好别人的套路。即使唱莲花落的乞丐,有水平的也不会一个劲赞美出钱的土豪多么美,而会唱一些警世意义的内容。而中国古代的豪们还就爱听这种警世歌,这也是了不起的雅量。 社会在进步,对艺术的“养”具有了平等的观念。艺术需要“养”它的环境,但它也会改变环境。从这个角度来看,艺术也“养”了环境。 回过来我们看威尼斯双年展等,它们获得成功也体现了对艺术规律的尊重,对各种新兴的艺术的尊重和包容,以及操作团队高超的商业技巧。但过度的商业化和小圈子化,则是其致命的局限性所在。只有客观地看到这些,才有助于我们思考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