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南博“镇院之宝”甄选第35号藏品:沈寿《耶稣像》
1986年4月27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在南京隆重举行了张謇后裔张绪武献归沈寿珍贵绣品的仪式。从此,以《耶稣像》为代表的民国年间著名的刺绣国手沈寿的一组仿真绣作品由南京博物院永久收藏。如今,沈寿的《耶稣像》和其它的刺绣精品长期在南京博物院艺术馆织绣厅中对外展出。
沈寿1874年生于吴县,清时曾任农工商部绣工科总教习,并赴日本考察刺绣和刺绣学校。沈寿对日本艺人将东方刺绣针法与西方的素描、油画等技法效果结合起来的新尝试特别感兴趣,归国后进一步琢磨、研究,在丰富自己绣艺的基础上,独创了“仿真绣”,一举改变了中国传统的刺绣作品有形有色、却少光少影的绣法,使中国的刺绣技艺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民国三年(1914),沈寿应张謇之邀,赴南通办女工传习所,并任所长。此时适逢即将在美国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向中国征集展品,沈寿决定利用“仿真绣”的手法,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刺绣。为了让世界公众更加容易接受中国的精湛技艺,她选中了一张意大利明信片上印的耶稣画像为原本,开始了再度的创作。这幅原作为文艺复兴晚期意大利画家琪特的油画,取材于《圣经》耶稣遇难再生的故事。沈寿创造性地运用了虚实针、旋针等新针法,并根据人物肌肤丝理的需要和油画明暗层次的变化,精心选用自己染就的100余种不同色泽的丝线,将这幅《耶稣像》绣织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更为巧妙的是,沈寿还将这件绣品中所用的100多种不同色彩的丝线各取一根,在绣像的上方绣成一个十字架,供观众审辨,以此证明这幅绣像的所有部位无一处是绣后染色的。《耶稣像》在1915年美国旧金山巴拿马世界博览会上被评为这届博览会的一等大奖,使得这届世博会成为对中国影响非常大的一届世博会。(信息来源:扬子晚报 王明发、陈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