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确目的 思路清晰 专业实习,传统教学上俗称“下乡体验生活”。今日说来,不免显得老土且不合时宜。但不管是何种称谓,也不管是去乡村还是城市,是近是远,都必须体验到“有感觉”的生活。因为太熟悉的生活未免缺乏热情,容易麻木,于是乎,同学们只要经济上允许,便会舍近求远,甚至舍本逐末,跑遍天涯海角,去寻求新鲜刺激的生活,去感悟深邃的哲理人生。从长远角度看,潜移默化地体验生活,对将来从事艺术工作的学子而言,是合理且必不可少的。但,就构图课而言,专业实习的目的还在于“学会和解决雕塑创作中的A、B、 C”,即用专业的眼光观察社会,将自然生活转化为雕塑艺术样式 。 在为期三或五周内,一、二年级的学生即要做到在生活中将自然形转化、提炼成雕塑艺术形,也即在课程结束时,每人必须完成一至二件以上的完整构图作品。因此,从1.搜集素材,2.完成小稿,3.定稿放大,4.翻制成型,到5.制作效果等共需五个过程,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因此,在专业实习出发前,学生明确此行的目的,是非常必要的。但如何才能使目的得以实施,这就必须由任课教师在课前先设计一套完整的教学方案并有计划地逐步贯彻和执行。开宗明义,教会学生如何去发现生活和掌握创作规律,使学生指导思想明确,这就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此,才能确保学习成果立竿见影。 二、掌握规律 突出造型 “悟性”和“开窍”,这些充满禅学和东方文化意味的词汇,在艺术教育界被经常运用。譬如说:“有没有悟性”,或“开不开窍”等。但所谓“悟性”也好,“开窍”也好,並不是简单的指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教师如对低年级学生进行辅导,使用类似词汇,往往使学生如坠云里雾里而无所适从。毕竟,艺术修养不高,缺乏审美积累的低年级学生,是无论如何也“悟”不出来和开不了窍的,尤其是针对当前普及性教育而并非精英式教育而言。 其一,用形象思维和理论分析去引导学生,特别是运用创作规律去启发学生,这是专业实习中重要的第一环节。 创造性规律,我们一般指“创造四律”,它归纳了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界的一切发明创造活动的方法方式,而对我们从事艺术的学生,这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四律”,一般可分为: 择优律,相似律,对应律和综合律。 择优律:对生活中的事与物进行选择,优化。 相似律:运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思维方式。 对应律:互为关系,相互对照和相互启发等关系。 综合律:打散构成,集众为一。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物体去进行分解和重新组合。 即如古人所云:“搜尽奇峰打草稿”和“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来也会诌”等文艺创作方法,用理论去指导学生的思考,只要学会运用自如,巧学巧用,让其掌握内在必然联系,那么,这一规律,应该是恒古不变的创作法则。 其二,对大造型的掌握。这是雕塑构图关键的关键。我经常提醒学生:将生活中的无序变成有序。把杂乱的圆变成明确的圆,把无章的场面归纳成某一型和线的视觉效果。判断一件构图的成与败,关键就在于大的造型。当无数件雕塑同时陈列于展厅时,远远就能将你吸引过去的,无非就是靠它的大造型。一旦上前,才会进一步去品味它的内涵和研究它的材料。因此,造型是皮,材料是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而思想内涵就构图课而言,暂时不必过于刻意去加以考虑。 三、注重形式 淡化内涵 形式,在这里是重点研究的课题。我们可以在三度空间中,将“点、线、面、体”作为雕塑形式的基本要素,也可以把“圆形、弧形、方形、三角形和不规则形”等作为一种基本形的选择。通过对生活中素材的优化,用对比、重复、夸张、变异等形式语言结合基本的要素进行灵活运用,並主动靠近某一种型,这种运用鲜明形式语言的构图作品,必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解决和掌握形式规律问题,在创作基础课中,就是解决其基础——“A、B、C”的问题。这就如同上低年级的素描课一样,学生首先要掌握构图、比例、形体、透视等规律性问题而尚不能奢谈情感表现和独特技巧一样。过早地接触材料和过度地关注思想内容,势必会分散注意力而两头抓瞎,内涵应在构图中自然体现,当你在生活中概括出形式上不同的点、线、面、体的时候,不同的线,不同的体,已将其内涵自然表露出来,如等边三角形表示稳定,弧形线表示和谐等。而过分刻意地追求,反而会导致精力分散,喧宾夺主,没法突出该课掌握形式规律的主题。 四、忽视技巧 保持感觉 在学生的速写和摄影作业中,往往会搜捕到一些生动鲜活的素材,假如能结合以上对创作规律的运用和对形式语言的掌握,构图作品将能顺利完成。但某些学生由于过分拘泥于对技巧的琢磨和对技法的研究,最终导致顾此失彼——对“形”的丧失和使生活中的生动精彩荡然无存。因此,告诫学生何为主,何为辅,是非常必要的。技巧固然重要,但要运用自然而不必刻意。因此在上第一课时,开宗明义,必须阐明:不是写生课,不是技法课,不是材料课,也不是 “纯”创作课,而是构图课(创作基础课)。要多对具有构图形式感的作品进行观摩和鉴赏,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以上四种方法,是基于本人对雕塑构图课教学上的思考,权当一点经验,但尚不足为凭。毕竟艺术教育不宜运用唯一的模式,否则,个性安存?创造性安在?正所谓一师一法,丰富多彩,才可能营造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否则仅此一家的教学方法将会违背艺术创作原则。而作为一种方法,如能在此基础上再进入三年级的材料创作课和四年级的自由创作课(即毕业创作),本人认为,那时就思想内涵、情感表达,和对材料的运用,选择以至有较充足时间去进行思考和表达,那将更容易达到挥洒自如,而学生在训练上也能更加臻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