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艺术欣赏 书法艺术同其它艺术种类有什么关系?它能归属于哪一艺术种类?对这一章内容应该重点把握的问题有哪些? 书法与绘画有着密切联系,人们常说“书画同源”,可见二者的血缘关系,书法与中国画都用毛笔进行线条造型,相通之处自不待言;书法象音乐一样,具有鲜明的节奏和韵律,有着音乐的美感;书法象舞蹈一样,千姿百态,飞舞跳跃,它的线条和形体犹如优美的舞蹈;书法象建筑一样,具有丰富多样的形体和造型,具有整体的力度和气势。从这些分析中可以看出,书法是一门兼有多种艺术特性的特殊的艺术种类,很难特指其归属,但把它视为造型艺术似乎是容易接受一些。 关于这一章的内容,我们应重点了解书法的用笔、用墨、结构、章法等特性,掌握其艺术语言的特点,能够结合书法作品的赏析,加深对书法本质特征--书为“心画”的理解,能够初步运用欣赏书法的一般方法去赏析具体的书法作品。 书法的概念 书法是以书写汉字为基础,通过布白、结构、用笔及点画运动来表现意蕴、情感的艺术。 书法艺术具有显著的民族特色,是最有代表性的东方艺术,中国书法不仅有悠久的历史,而且在当代艺术中显示了充沛的生命力,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书法的艺术语言 可以从四个方面加以理解,即用笔、用墨、结构、布白。 1、用笔:指行笔的方式、方法,如运笔中的刚柔、急缓、轻重、藏露、提按等。运笔的方式、方法,涉及到点、画,如何表达思想感情。用笔----中锋用笔,中锋为主,即笔尖、笔锋始终保持在线条的中间,侧锋为辅。中锋特点,字写得“圆劲”。常言:“中锋取劲,侧锋取妍”,妍较秀美。古时,很多形容用笔的说法:中锋如“锥画沙”,效果体现藏锋,笔锋藏在线条中、点划里面。用锥划沙,凹进去的地方有立体、圆浑的感觉,不是薄片,不单薄,就象力透纸背,而且圆劲,这就是用笔的方法。还有用“折钗股”形容中锋用笔,即把金属物弯曲,虽弯曲,但有一种圆劲的特点。常见的自行车铰锁,就如同书法中圆的、有弹性。虽圆但不软,有弹性、有力度感,书法即如此。如怀素、张旭的草书很明显地表现了中锋用笔圆劲的感觉。康有为的书法,也很有弹性。有人说:“书法应象弹簧,不要象面条。”钟表里面的弹簧就是有弹性的。书法中的线条有力量即蕴涵其中。 2、用墨:指墨的着色程度及变化,如浓淡、枯润等。 墨色浓淡的变化,在书法表现意境方面起很重要的作用。“润含春雨”,就是写一种比较轻,愉快的东西,用墨,滋润些,字中线条犹如春雨;“干裂秋风”,写苍劲有力量的内容,用枯笔,如秋风一般,如此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润取妍”,墨里比较滋润,字比较秀美。“燥取险”用笔比较干枯,方显得险峻。 3、结构:是指字的分间布白、经营位置,如大小、奇正、宽窄、比例等。 字的造型有点类似建筑。西安大雁塔--庄重雄伟;小雁塔--基础窄、比较高,轮廓带有裙线,感觉玲珑秀美。书法也一样。不同书法家写同样的字,由于结构处理不同,感受就不同。颜真卿、王羲之同写兰花的兰,结构不同表现特点就不同。甚至同一个书法家,在不同的情感下写同一个字,结构也不同。结构是说书法的空间特征。 4、章法:指作品的整体布局,也称作“布白”,在多样统一中显示作品整体的和谐。 看一幅字一眼看上去,黑白大效果,有气势的字,马上会感到一种气势。整体布局开头至结尾,中间书写过程是一个生命的整体。也就是“积划成字,积字成行,积行成篇”。在欣赏时要把握整体,讲究一气呵成,气脉连贯。李志敏先生书写的孟浩然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是描写洞庭湖的气势。作者的表现从整体上看,字与字间安排紧密,大气磅礴之势,对比强烈,用笔粗犷,且字的大小对比、宽窄都很鲜明。用这种方法,表达书法者对洞庭湖浩瀚气势的感受。李先生的另一件作品“山没清波里,帆在浮云中”。看上去,大的效果是,轻松愉快;布局方面,字与字之间感觉舒展,中间空白很多;从字的结构看,横向扁平,横向的趋向于安静;用笔也比较细,柔和,柔中有刚。通过这些处理表现一种优美的意境。山的影子在波光里,帆似乎在云中游动。可见书法作品,通过整体布局,字的结构,用笔变化来表达不同的情感,这些都是书法特有的艺术美。 书法艺术欣赏 这部分内容教材有详细阐述,这里只点一下题目。(84—87页) 1、提高对书法艺术特征的理解: (1)书为“心画”; (2)书肇于自然,书法是自然的节奏化; (3)形式法则的精妙运用。 2、欣赏方法: (1)观神采(从整体上领悟作品的精神内涵); (2)审法度(对布白、结构、用笔、用墨的剖析); (3)识独创(对书法风格的时代性、个性的把握)。 (4)欣赏的“再创造” 书法的民族文化内涵 书法艺术在形式美中蕴藏着意蕴美,体现出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美学思想,体现出书法家的精神气质和美学追求,一个个汉字仿佛具有了生命,抽象的点、线、笔、画,仿佛也成为了一个有机生命体的筋、骨、血、肉,其艺术境界的升华,分明传达着民族的情感和思想。颜真卿《祭侄文稿》、王羲之《兰亭集序》、毛泽东的书法作品,无不表明了这一点。 书法艺术作品欣赏提要: 1、(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说明书法风格及时代特征。 2、(唐)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说明书法中的法度。 3、(唐》颜真卿《祭侄文稿》,说明书法是“心画”,贵在“天真”。 4、(唐)怀素《自叙帖》,说明书法,特别是草书,是一种造型运动的美。 5、毛泽东自书诗词,说明书法与诗的关系及书法中新的时代精神。 6、徐悲鸿《八十七神仙卷跋》等,说明“书之美在情在德”,书法家的全面文化修养。 著名书法艺术作品欣赏(下述内容教材中也有阐述,请同学们结合教材讲述内容加以理解) 1、王羲之《兰亭集序》 这是王羲之(晋)的代表作品。在中国书法史上,被誉为是“天下第一行书”。对后来很多书法家都有影响。 《兰亭集序》是王羲之和好友在暮春时节,兰亭之地与友人举行修禊(xì)之礼(一种祓除疾患与不祥的礼节)时,在“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少长咸集”的情形下,乘兴为他们的诗集书写的序。据说,王羲之后来回到家,写了多遍,但终未能再写得如此之好。 这幅字,有气韵,写的妍美。春天,好友相聚,优美的自然环境中,友人写诗饮酒,心情畅快。作品的基调是表达愉悦之情,当然作品里有些人生的感慨。作品是自然地流露情感。后人评价作品具有妍美的风格,情感流露没有刻意安排。可以从如下几方面来欣赏: ①整体布局。纵有行,横无列。也就是纵向成行,而横列是错落有致。另外每行中间有些曲折变化,这些变化都随感情的变化而变化,字体也是随着自然结构而自然处理。整体看,字的大小相应,长短相当,虚实相生,富有变化,随情而致。作品开始,“永和九年”即平和愉快,到后面,写朋友间的聚会,“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讲友谊;讲自然环境:“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流觞曲”、“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这都是一种很舒畅的心情。观其字,字的行气,包括字的结构,都渗透了愉悦之情。后面人生感慨,情随景迁,情随人生感触,字写的收敛。但整体从头至尾,一气呵成,气脉流畅。 ②字的结构。体式纵长,且字的书写有些倾斜,左低右高,象这种字很多。如“惠”、“风”都有此特点,且字的结构随情感的变化,上下文衔接,都有变化。如“之”字,二十来个“之”字,都有不同特点。这并不是事先想好了应该怎样写、应该怎样变化、变成什么样子。而是随着情感的变化,上下文字的自然结构加以处理的,也就是" 因势利导"。如第六行“之”字,本为平捺,但处理成长点,为何如此,一是在它的右边,有一个“水”字,即有捺,水的右边,“清流激湍”的“激”字也有一捺,“之”字也写平捺,这三个字都有一捺,看了不舒服。而且“之”字下面留的空白较多,若“之”字写小了,再写“盛”字,下一行字移到这里,就不舒展。这个地方留的空白较多,就把这个字用长点将空白处调剂一下。再如第一行,“暮春之初”,“之”字写的较扁,因为“暮春”二字较长,“之”字写的扁些,体现了长短变化,字的变化因势利导,处理自如。后面"之"字的处理,也都有类似情况。 ③用笔。中锋为主,也有侧锋,入锋较多。为何这样处理,是因为富有变化。用笔入锋,可以表现很细腻,上下字中间的联系,特别纤丝相连,一个字或字与字之间,常有纤丝连带,可以说是顾盼有情,气运通畅。这些纤丝虽然很细,但都是一丝不苟。看了以后,感觉有一种愉快的情感饱藏于此,且气脉通畅。 故此,可以说,这一作品较秦代篆书、汉代隶书那些歌功颂德,庄重、虔诚、严肃的作品而言,《兰亭集序》无论是书写的内容、表现出的晋代思想、感情、风度都有很多独特的地方,使得这一作品具有非常的诱人之处,对后世的影响也很深远。 2、张旭作品 张旭以狂草著称,他的书法和李白诗、裴旻剑舞被称为“三绝”。张旭喜欢喝酒,被称为“酒中八仙”之一。 讲狂草,先简要介绍草书的发展过程。 草书分为章草和今草。章草在秦汉代盛行,后来章草演变为今草,章草原扁方,今草变为长方,由原横式演变为纵式。今草原来字与字之间有牵连,但较章草显得流畅,显得放纵。张芝、二王(王羲之、王献之)属于今草。在他们基础上,发展成狂草。张旭草书《古诗四帖》即属狂草。欣赏张旭狂草,会自然想到另一代表人物怀素,怀素在张旭之后。 张旭《古诗四帖》特点:狂。较过去更为狂放,所以在草书发展史上是新突破。当时有很多唐代草书家,但这些人未摆脱二王风范,张旭在取法前人草书基础上,显出个性独创,即更为狂放,开浪漫主义书风。 狂的具体体现: 1)整体气势。《古诗四帖》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急风骤雨,从整体震撼心灵。 2)大开大阖。书写中,字与字之间形成强烈对比,大小、收放对比。 3)点画运动。连绵不断,强烈节奏感。“龙泥印玉简,笔之以万年”10个字,一笔连写,中间列无间断,运动感、节奏强烈。“笔之以万年”这几个字一气呵成,无一点间断,象这种连绵不断的运动,使得狂草特点表现得非常明显。所以杜甫诗形“铿锵鸣玉动,落落群松直,连山蟠其间,溟涨与笔力”。第一句说狂草象金石有声音,有节奏感;第二句形容宏大气势,如山脉连续起伏。感觉到静中有动,节奏感在过去一些草书家中也有但如此强烈表现的更为典型。 4)用笔。中锋用笔,如锥画沙,力度很强。最后一句话“与笔力”字象大海波涛一样蕴含了无穷力量这个字与怀素相比更丰满更有力量。张旭的字丰满绵劲。另外张旭的狂草之所以写的这样,与他写楷书有关系。 “守法度者至严,则出于法度者至纵”狂草不是随便随意写,而是有很坚实的楷书基础。还可以这样认为,狂草在书法中很精粹,他是把自然的生命节奏、书法家情感节奏、书法形式节奏几者之间统一起来。他注意观察体验自然现象,借自然中生命节奏,表达艺术家的思想感情。《古诗四帖》中道教思想,虚幻漂渺写狂草适合表达诗里意境的感受。写虚幻的仙境、浪漫主义书风与道教影响较深。书法中的节奏和自然造化的节奏、人的情感的节奏融为一体,这就使得书法与道相通。 3、颜真卿作品《大唐中兴颂》 颜真卿是书法史上有深远影响的唐代书法大家。他的书法开一代书风,很有开拓性。他的书法非常雄浑,气势磅礴。这种书法特点在唐代以前有很多书法作品已有端倪。如钟鼎文中的大盂鼎饱满;汉代张迁碑,很雄强、方峻;汉代的衡方碑也很雄浑。泰山的经石峪,大字也很有气魄,犹如泰山,每字如小泰山;北魏的龙门造像化,墓志铭风格雄强。颜真卿以前以壮美的风格存在。但颜结合时代要求,个人风格,将雄浑的风格发展到一个高峰。有人说,书法到了颜已到了一个极点,《大唐中兴颂》这一作品有代表性。书法中的雄浑,不只对前人有发展,而且就本身而言,早期作品《多宝塔》,那时的字还很规矩,竖粗横细,每个字很方正、规矩,比较拘谨,与晚期作品比较,不如后期雄浑。 《大唐中兴颂》是唐平定安禄山叛乱后,颜真卿63岁时所写。碑方正,字亦方,碑文整体布局充满大气磅礴,布白不在字的外面,而是在内部。如君臣的“臣”、“为”字都可以看出-----方正。中宫很舒展,不是约束收敛的。王羲之的字,表现潇洒,中宫收紧的。而颜字中宫舒展,整个字给人充满的感受,不仅整体布局,每个字都是充满的。山高的“山”字,笔划少,但亦给人雄浑的气势,这是结体方面。 用笔方面,可以说笔笔中锋,而且用的藏锋,给人圆劲浑厚的感觉。象二王那种露锋,在这里几乎看不到。那是潇洒飘逸的,这里却都是圆浑、藏锋。到了《中兴颂》,与早期作品竖粗横细,比较严整的写法也冲淡了,横竖对比慢慢淡化。这种风格体现了盛唐景象,体现了个人的性格,也体现了那个年代的审美要求。 《祭侄文稿》。还有楷书写的很好,在这个基础上,行书也很好,有人说行书《祭侄文稿》为天下第二行书,实质这个标准很难把握,但可以看出,其影响仅次于二王。《祭侄文稿》作品是在平定安禄山之乱时,侄子被叛军杀死,他给侄子写的一篇祭文的草稿。作品真实地流露情感给人极深的震撼。祭文开始时写自己的身份,对侄子美好的追忆,写到后面,侄子被杀的遭遇,情绪越来越激动。开始书写的字,比较安稳、平稳,特别追忆侄子部分的字,看上去有一种美好的形象;到了后面,悲痛之时,写不下去了,文稿上圈了又改,改了又圈,到最后几个“呜呼哀哉……”几乎写不下去,可见十分悲恸。这时候,我们仿佛看到颜真卿弃笔沉痛之情。这一作品行草,也有行楷,如《兰亭集序》一样,是感情的真实流露,书法如古人言,写字随感情去写,在写的过程中,悲痛之时,不可能考虑字怎样写的美,但有原来的基础,故字写得随情感而变化。如“风行水上,自然成纹”,风是情感,水是纸面,字如波纹,自然流露。写字忌讳刻意安排,字应怎样就怎样,越是刻意去做的,字就不可能表达一种天趣。 上述两件作品体现了颜真卿的真实情感。在书法欣赏中有两种类型,一种壮美,一种优美,前者《大唐中兴颂》、《古诗四帖》,后者《兰亭集序》。 毛泽东讲过一段话“词有婉约豪放两派,各有兴会,应当兼读。读婉约派久了、厌倦了,要该读豪放派;豪放派读久了,又厌倦了,应当改读婉约派。”他说“婉约派中的一味儿女情长,豪放派中的一味铜琶铁板,读久了都令人厌倦。人的心情是复杂的,有所偏但仍是复杂的,所谓复杂就是对立统一。”对婉约,豪放不同的风格都要欣赏,当然人的个性不同,但领域宽一些总是好一些。 4、谈谈黄庭坚的作品 《幽兰赋》体现了他的书法创新。作品是唐代歌颂兰花,歌颂贤臣的。作品突出的特点:尚韵,讲究韵味,不是单纯写字,有情趣,体现一种精神内涵。这是其一。作品一开始,写得舒展;第二,大起大落,放得开,特别长横长竖,大撇大捺,如“况”一撇,“启”字一横,“中”字、“锋”字一竖,都很长。但中宫---“腰间”很收缩,四面开张,形成辐射状,向外伸展,这在以前草书、行书中未有。这一点很突出。利用这种书写方法,将美好的情感,酣畅淋漓、充分地表达出来,无任何拘谨。这是结构方面的特点。用笔方面,用笔绵劲,藏锋羊毫,长撇长竖有一种震颤,这不是故意颤抖,那样显得做作,这里是自然的,伴随情感的真诚颤动。这种长撇、长竖如京剧的拖腔,很有味道。 思考题: 1、 书法艺术的语言特征有哪些,你是怎样理解的,哪一点给你的印象最深,试分析。 2、 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作品中,体会“书为心画”含义,结合自己的感受谈谈书法的意蕴。 3、 欣赏书法作品的基本方法有哪些,你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 4、从你喜欢的作品中,挑出一二,试分析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