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闻 » 正文

回首怀念感悟——听几位名家追忆已故艺术大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浏览次数:34
编者按

    清明,提到这两个字,似乎总会隐隐冒出寒意,甚觉冷清感。谁都会在清明这个特殊的时节悄悄陷落怀念的氛围之中,在静谧的角落暗自缅怀。然而清明节也叫作踏青节,因为此时春光明媚、草木吐绿,正是踏青的好时节,所谓“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看似矛盾,其实何尝不是一种最好的悼念方式呢?程十发、陈逸飞、苏天赐,三年之中,美术界失去了三位大师。面对这三位里程碑式的人物,清明之际,我们不妨沿袭古时传统,在回首中力求继承,在伤感中更添激励。
    
  他留下精致的老上海表情
    
    朱国荣(上海美协副主席、美术评论家):去年我曾经参加过怀念陈逸飞先生的活动,从哪一个角度来追念是个问题。陈逸飞的江南水乡、西藏题材画作一直被炒得很热。但我觉得更值得研究的是他老上海情结,陈逸飞有过一系列“海上旧梦”画作,而他的电影、服装设计等等无不表达着他对上海这座城市的挚爱。从来没有人敢仿冒陈逸飞的旧上海题材画作,因为难度太大,达不到他的精致,也根本画不出相同的韵味。
    
    年轻人喜欢陈逸飞是因为觉得他很时尚,其实不论是新上海、老上海,陈逸飞的作品并非记录、并非再现,却隐约成就了一份既具艺术价值、也有极高历史价值的事业。
    
  他高高在上却亲切和蔼
    
    施大畏(上海美协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程十发先生早在50年代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他的艺术成就人人敬仰,但他的一颗爱心更让人觉得温暖,他除了把爱寄托在画中,更加身体力行地体恤他人。在90年代,程先生曾拿出自己25张画,把拍卖所得用来买了5套房子,分送给画院职工,解决大家的住房困难。他是高高在上的大师,也是亲切和蔼的长者。
    
    王颉音(美术家):在大家眼里,十发先生是一位国画大师,但是他的影响远远超出国画的范畴。他对传统国画的钻研非常深,但又另有一番让人叫绝的创新。我是画油画的,但程十发先生的作品对我的触动也非常大。同时他对海派文化的形成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总之,后辈能够从十发先生身上源源不断地获得启发。
    
  他让年轻人深受教益
    
    龚云表(美术评论家):苏天赐很长一段时间一直担任林风眠的助教。油画家熊秉明曾用五个字评价他的绘画:缤纷与空灵。这是东西方绘画特色的交织,苏天赐的艺术成就可以说是里程碑式的。在2004年我曾请他为一个画展取名,当时他明确提出要有鲜明的学术定位,思忖良久,提出以“中国意象油画”为名,我想这个命名值得后人继续探究。
    
    沈行工(南京艺术学院教授):苏先生曾是我的研究生导师,后来我毕业留校执教,我们就成了同事。作为老师,苏先生的教学方式至今让我难忘。我记得在1979年春,苏先生带着我们一批学生从南京出发,途经上海、杭州、缙云、丽水最后到达雁荡山,一路写生、探讨课题。而苏老师年事已高,每天作画的时间和数量却比我们年轻人还多。当年苏先生言传身教一个月,至今令我受益。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行业推广 画廊共赢 美协合作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使用协议 版权隐私 网站地图 网站留言

积分换礼
RSS订阅 设为主页

华夏美术网-华夏美术名家典库统一客户服务热线:15010789166

画家服务邮箱:2386688586@qq.com

(c)2006-2020华夏美术网(art6.vip)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藏宝箱(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