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院院长许江教授
中国美院院长许江教授至今记得,1978年春天,恢复高考后美院招收的第一批学生经历的首次学院活动,就是参加潘天寿、吴?之、倪贻德、肖传玖等死于文革迫害的名师追悼会。
三十年过去了,整个中国和这所中国最早的艺术院校一起,经历了从重新认识“美”,到努力学习、创造“美”,直至充满自信地向世界展示中国充满本土特色和原创精神之“美”的过程。
春日将临 百废待兴
“1978年1月,西湖冻起厚厚的冰层,这在后来的30年从未有过,湖山有情,预示着人世的春日将临。很快,全国性的思想解放运动就开始了。”许江回忆说。
“摘帽右派”莫朴先生放下了打扫厕所的扫把,出任文革后首任院长。当时校园堪称“百孔千疮,一片荒芜”。整个社会也是满眼“蓝灰绿”,色调单一,百废待兴。
“那时候,我们这些年轻的学生,在‘美’的观念上和很多社会上的人一样,非常落后。是莫朴先生那一代老知识分子,恢复了教学秩序,为我们打开启蒙之门,逐渐地认识美。”许江说。
1979年,学校用当时全校十分之一的经费,购买了一批外国美术资料,公开展览,供大家“集体阅读”。在莫朴先生“美育重弹”的主张下,以当时的浙江美院为代表的中国艺术界表现出强烈的学习激情和渴望,提出了艺术表现多元的主张。如今,这批学生已遍布中国的艺术界,中国美院一半以上的系主任均出自于这一代人。
了解世界 探索传统
“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叶,是三十年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发现、了解‘美’的饥渴感已经得到满足了,这时候,我们‘冲出去,请进来’,在逐渐了解世界的同时,慢慢认识到也要更好地了解自己。”许江说,他和美院很多教师就是在这个时期到国外去学习的。
打开国门,西方百年当代艺术的发展一下子展现在眼前,使他们为之震动,如饥似渴地吸收养料。整个社会也形成了思考和探索的文化热潮。他们逐渐认识到,在批判传统的同时,如何和传统的精神形成深层次对接,进行独具特色的“美”的创造,是值得一代中国艺术家孜孜以求的重大命题。
“当时,赵无极在美院举行讲习班,全国八大美院都派人集中来学习,不少人一开始对这样一位抽象艺术大师的教学充满好奇,后来发现,赵先生讲课的基本语言是中国绘画的语言,他对当代国际艺术的理解,尤其是对中国传统的理解,在教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使大家非常震惊。”许江说。
由此,很多人体悟到,中国艺术家研究、学习、创造“美”,一方面要了解世界,同时也要向自己的传统回归。“向西方学习,又不盲目照抄,而是始终清醒地思考中国自己的问题,以很强的文化‘自觉’坚守中国传统,这是改革开放中很重要的收获。”许江说。
展示中国和谐之美
“现在,我们已经不在乎国外艺术界在流行啥了,而是思考如何构建自己的发展方向。”许江自豪地说。
上世纪90年代中叶至今,中国人在“美”的创造上,逐渐表现出很强的主体意识。许江认为,经过了长时期的学习和积累,随着政治、经济的全面发展,中国社会已经有足够的文化自信。什么是“美”,怎样体现中国式的“美”,如何让世界来理解中国人对“美”的灵感妙思,中国的艺术家们都有自己独特的一套理念和做法。
“这种自信不是没有道理的,是和我国三十年的发展紧密相关的。”许江说,他出国参加学术会议,安排给他5分钟发言,他认为自己的构思需要10分钟来表达,只给5分钟干脆就不发言。结果主办方马上专门为他破例安排成10分钟。
“这在过去是不可能的。现在的情况是,我们对西方艺术已经十分了解,而西方艺术界对中国还不够熟悉,但非常感兴趣,开始要认真地研究我们。”他说。
许江认为,中国社会进入大发展,同时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的发展,中国的美术家要向全世界提供工业化时代艺术怎么发展的东方式答卷。
“我们要向世界展示,在三十年的发展中,除了经济建设的成就,中国人的生活,也正变得越来越有美感,中国社会的各方面,都正变得更有诗意,更具和谐之美。”许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