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7日,《八十年代——一个艺术与理想交融的时代》新书发布暨学术交流会在中央美术学院举行。这本图书由杨卫与李迪主编,集结了26位作者均是见证过八十年代现代艺术运动的艺术家和批评家,以个人叙事的角度回望历史,结合300张八十年代的老照片,共同呈现出一个史料丰满而又充满感性色彩的八十年代。本文作者为杨卫,为雅昌专栏收录的《八十年代》一书中的第十九篇文章。 更多内容尽在[雅昌《八十年代》专栏] 1980年《中国青年》杂志的第五期上,发表了一篇署名潘晓的文章《人生的路啊,怎么越走越窄……》,以对人生意义的追问,引发了一场全国性的大讨论。这一年,我升入小学五年级,学校为了让我们安心学习,准备应对来年的升中考试,决定取消我们的图画课。这对于一个自幼喜欢画画,且图画成绩一向优秀的小孩子而言,无异于抽薪止沸,苦闷之情可想而知。在我和几个同学力争无果的情况下,我悲观失望,就是带着这种灰暗的情绪,极不情愿地跨入了八十年代。 然而,就在我感到人生路变得越来越狭窄时,一个新的转机开始了。其实,就大时代的命运而言,这个转机早已经出现,从1976年毛泽东逝世,到1977年粉碎“四人帮”,再到1978年底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改革开放政策,中国社会经历了这一连串大的动荡之后,早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我目睹了这些政治风云,并感受到了山乡巨变。但作为一个孩子,真正能够触动我的,并非这些国家大事,而是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一些潜移默化的变化。1978年,国家在恢复高考的同时,也中止了中学毕业生下放农村,结束了长达数年的上山下乡运动。这使得大量中学毕业生开始滞留于城市,与陆续返城的知青们汇成一股青年热潮,刷新了城市的精神面貌。我的意识启蒙,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杨卫初学画时,1982年摄于湖南益阳 毛泽东早就说过“东方不亮西方亮”。我的心理需求与兴趣爱好,在学校得不到满足,自然就会跑到校门外去寻找。那时候,我们家住在机关大院里,同院滞留了许多大哥大姐们。他们有的是回城知青,有的是刚毕业的中学生,因为没有考上大学,又因为当时的招工名额有限,他们只好待业在家。年轻人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社会不提供给他们发光的机会,他们就会自寻出口,去照亮生活。我们院里的这些年轻人,就经常会自发地聚集在一起举办秘密舞会,传阅一些五花八门的“禁书”。我最早知道外面的世界,就是通过这些大哥大姐们。在他们那里,我听到了靡靡之音,看到了喇叭裤、迈克镜,当然也接触到了一些现代派文学艺术,比如“印象派”、“意识流”,以及“朦胧诗”等等。它们将我带向一个新颖的世界,由此颠覆我过去的认识,也使我这个妄想少年,从中感受到了一个思想解放的春天。 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我儿时流连忘返的那个小聚点,就在我们家属院门口临街的那个位置,天晴之时,总会有一些老人围在那里下棋,不少无所事事的年轻人也趁机聚拢过来,蹲的蹲,站的站,聚在旁边讲一些外面的故事,聊一些稀奇古怪的见闻。每当我放学回家,都要在此长久逗留,获取小道消息,听取各种议论。在那个资讯并不发达的年代,这成了我们获得信息,沟通外面世界的一种桥梁。后来我才知道,西方现代艺术的兴起,得益于他们时常聚会的沙龙。在当时的中国,物质条件相对匮乏,住房条件更是紧紧巴巴,不可能出现西方式的沙龙。所以,这种街头巷尾的聚集,就成了一种代替西方沙龙的中国参议方式。 原子能的聚集,可以产生核裂变;人的聚集,也容易生出事非。举办秘密舞会,传播市面上的禁书,甚至宣扬资产阶级趣味,这都只是小事。如果聚在一起发生口角和摩擦,进而发展到打架斗殴,就成了收拾不住的大问题。我年少时,就被夹带着参与过几次这样的群殴,虽然事后都被平息了,但它留给我的心理阴影,却永远都无法抹去。不过,这个阴影并不是由来于打架本身,而是群殴之后,赶上了那场不忍回首的“严打”运动。1983年杨卫与朋友们在一起 1983年,改革开放的第四个年头,中国社会出现了一次激越的反弹。在意识形态层面,是展开一场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运动;在社会现实层面,则是发动一次针对社会治安的严厉打击。我这样一个十几岁的懵懂少年,竟然两个运动都被波及到了,因为偷听邓丽君,我被所在中学处以警告;更为可怕的是“严打”,揪出我们过去打架的旧账,将我们一个已满18岁的带头大哥抓起来,不久就宣判了死刑。我被学校组织参加了那次公审大会,并目睹了他被枪决的现场,那种恐惧与震撼,令我至今都心有余悸。鲁迅当年在日本仙台观影片,看到镜头里一群日本兵处决为俄国做间谍的中国人时,无比沉痛,从此弃医从文。我不知道,我年少时看到的那个死亡场景,对我的成长到底产生了多大影响,但我知道,我性格中所具有的某些悲剧因子,与过早地经历这类死亡和痛苦事件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