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织布在市面上已经消失许多年了,但我家还保存着好几段。家织布,也叫“粗布”、“老布”,这是与细软光洁的“洋布”相对而得的名。在过去,农村里的农民和集镇上的居民,大多用这种家织布做衣服、鞋子、被单等。家织布厚实,通透性好,对皮肤无刺激性,用现在的话说是百分之百的纯棉织品,绿色的健康衣料。家织布的门面宽约40厘米,合1尺2寸左右。
我家的这几段家织布是我1963年元旦结婚时,我爱人作为陪嫁之物带过来的。那时一只樟木箱里装了满满一箱子,有五六十个,每个布长二三十尺之间。这些布都是结婚前她在娘家时织的,至今已有50年左右了。那时棉布实行凭票供应,所发的一点布票只能做几条被单,远远不能满足结婚的需要。为了弥补布料的不足,于是,自己动手种植棉花,纺纱织布,她的许多嫁衣大多是用家织布做的。
那时织布也很困难,主要是缺乏原料。1958年大跃进时,农村中刚成立人民公社,农民的自留田分得很少。因粮食蔬菜紧张,分到的一点自留田着重用来种粮食蔬菜,先解决吃的问题。为了织布,千方百计,想尽了一切办法,凡能用来织布的都拿来用了:当时每个劳动力每年可供应一副挑担用的绳子,这“担绳”是用上好的棉纱做成的。于是她就将担绳拆开用来织布。她的二哥是工厂的工人,每月能发到几双棉纱手套作为劳防用品。为了帮助妹妹解决织布的原料问题,他平时节约使用,把省下的手套拿回家去,给她拆成棉纱,用来织布。
后来生产队给每户增加了自留田,于是能划出部分自留田用来种棉花了,原料问题才算得到了解决。但从棉花变成布,要经过好几道工序。那时天天要出工,一般白天是没有时间纺纱织布的,于是,只能在晚上加班加点,常常纺织到深夜。白天,还要利用中午休息时间见缝插针,忙里偷闲进行纺织。村上的小姐妹之间常常互相帮助、互相取经,也互相攀比,比谁织的陪嫁布又多又好,有了一定的竞争性。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爱人经过好几年的辛勤劳动,日积月累,终于织成了相当数量的陪嫁布料。
我们结婚后,我看到那么多的布,问她织这么多布累不累?她说:“当然累,但一想到这是为自己结婚作准备的,一切艰苦劳累就都被幸福所代替了,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再苦再累也觉得开心了。”
后来,三个孩子的衣服、鞋子,全家人的盖被,都是用她从娘家带过来的家织布做成的,节约了很多支出,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家庭的经济压力。
如今这剩下的几段家织布成了稀罕之物,一见到它,就会想起当年勤劳节俭、艰苦奋斗的生活情景,令人感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