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地区摩崖刻石之盛,首属崂山,高崖古洞刻石连壁,形成了青岛地区极有特色的传统文化。崂山最古老刻石为晋代太安二年(303)题刻,至金元明清各代渐增。 据30年代时粗略统计,约有240余处。其中,刻于太清宫后巨石上之康有为游崂山诗,共330字,并附有127字的跋,书法与镌工均称精绝,是崂山最具文史价值的珍品。1980年至1982年间,青岛市人民政府进行了恢复与镌勒刻石的工作,查得残存之旧有刻石121处,又增补刻石106处,共计227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崂山旅游的开发,又陆续增加了一些新的刻石。此外,平度市北部大泽山的刻石多达300多处,年代最早者为宋代政和二年(1112)。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