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理论 » 正文

天柱山摩崖刻石 -美术理论 -中国美术家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浏览次数:20
核心提示:天柱山位于平度市北25公里,为大泽山脉,古称高宝山。天柱山之名为北魏光州刺史郑道昭所号。天柱山的出名也是因为它的刻石。那
天柱山位于平度市北25公里,为大泽山脉,古称高宝山。天柱山之名为北魏光州刺史郑道昭所号。天柱山的出名也是因为它的刻石。那里的东汉、魏碑等刻石是中国稀有的书法刻石艺术的瑰宝。天柱山魏碑是人们的习惯叫法,实际上除魏碑外,还有东汉、东魏、北齐以及金、元等历代刻石。   天柱山之阳的郑文公碑,亦称郑文公上碑或郑羲上碑(郑文公为郑羲之谥号)。后来郑道昭在掖县云峰山觅得佳石,又刊一郑文公碑,内容基本相同,结衔下刻有“草字”,故又有草稿之说。为区别二碑,后者称下碑。   郑文公碑刻在“鸾峰直上,鹤岭横悬”的一块天然巨石上,于碑阳处稍加琢磨,碑高3.2米,宽1.5米。文19行,共881个字。其内容系为郑家歌功倾德,特别是记载了郑羲的生平事迹和著述。北朝书法,以北魏为最,正书风格多样,结字宽正,笔力雄伟,是考据中国书法源流、学习魏碑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物。 来源:网络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行业推广 画廊共赢 美协合作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使用协议 版权隐私 网站地图 网站留言

积分换礼
RSS订阅 设为主页

华夏美术网-华夏美术名家典库统一客户服务热线:15010789166

画家服务邮箱:2386688586@qq.com

(c)2006-2020华夏美术网(art6.vip)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藏宝箱(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