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理论 » 正文

石经山 -美术理论 -中国美术家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浏览次数:19
核心提示:石经山本名白带山,位于房山区境内,在云居寺东二里处,俗称小西天。海拔450米。这里不仅是房山石经刊刻起源之处,也是佛祖舍利
石经山本名白带山,位于房山区境内,在云居寺东二里处,俗称小西天。海拔450米。这里不仅是房山石经刊刻起源之处,也是佛祖舍利出土之处,4196块隋唐石经为国之重宝,以雷音洞、金仙公主塔为代表的众多历史遗迹,具有极高的价值。    据考,石经始刻于隋大业十二年(公元605年),僧人静琬为维护正法,镌刻经于石。刻经事业历经隋、唐、辽、金、元、明六个朝代,绵延1039年,刻佛经1122部,3572卷,14278块,分藏于石经山9个藏经洞和云居寺地穴之中,规模之大,历时之长,是世界文化史上罕见的壮举,堪与闻名寰宇的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相媲美,是世上稀有而珍贵的文化遗产。    此山矗立于群山环抱中,因当地盛产大理石,僧人静琬法师率领第子把天然的石洞磨平,将146块石刻佛经镶嵌于四壁,此洞就是第五洞雷音洞(又称华严堂、石经堂);洞中有四根八角形石柱,柱身雕刻佛像1056尊,号称千佛柱,是隋代雕刻中的精品。为了保存石经,弟子们又在悬崖下开辟了8个洞。石经山目前保存隋唐石经4196块,是刻经史上最早最重要的经典著作。    石经山除9个藏经洞外,山顶有五台,每座台上曾有一座唐塔,抗日战争后仅存2座。在石经山众多的景观中还有朝阳洞、石佛洞等多处洞穴,并且有绵羊石、望秀亭、唐僧殿等历史遗迹。石经山风景秀丽、景色幽静,随着景区的不断开发,石经山将成为房山西南又一个重要的风景区。 来源:网络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行业推广 画廊共赢 美协合作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使用协议 版权隐私 网站地图 网站留言

积分换礼
RSS订阅 设为主页

华夏美术网-华夏美术名家典库统一客户服务热线:15010789166

画家服务邮箱:2386688586@qq.com

(c)2006-2020华夏美术网(art6.vip)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藏宝箱(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