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理论 » 正文

扬·凡·戈因 -美术理论 -中国美术家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浏览次数:15
核心提示:扬凡戈因的风景画大概在17世纪50年代他的晚年时,更趋成熟了。这时他对祖国的河流风光观察得更仔细,胸中存留着更多的美妙瞬
扬·凡·戈因的风景画大概在17世纪50年代他的晚年时,更趋成熟了。这时他对祖国的河流风光观察得更仔细,胸中存留着更多的美妙瞬间。作品的产量也较高,如《多德雷赫特城的马斯河风光》(藏苏联列宁格勒艾尔米塔日美术馆)、《瓦尔河风光》(藏莫斯科普希金造型艺术博物馆)等杰作,都是那一时期产生的。   这幅《埃廷附近的莱茵河》是他于1655年完成的又一代表作。它标志着戈因的河上风景画的鲜明个性。辽阔的莱茵河以无限浩瀚的空间感展现于画上。这条水上交通要道每天有上万艘船只穿梭来往,繁忙的运输说明荷兰埃廷附近的工商业与制造业的日趋发达。平静的河面点缀着疾驰的风帆,给荷兰水上自然的秀美增添了诱人的色彩。它又包涵着时代赋予这条河流的新的神韵。17世纪的水运以帆船为主。高高的桅杆与飘逸的风帆在宽阔的河上星罗棋布。右边中景处有两条前进着的帆船,与左边几条靠近码头等待启航的帆船形成构图上的平衡感。左侧一驳船上的货物显然还未装卸完毕。河面风势很急,水波被激起频频的波纹,远处走着的帆船疏落有致。画面的地平线很低,因而画出了大部分天空。翻滚的乌云似乎也随风势在行进。画家把握住这个时节的河上色彩,于深褐中渗入银灰色调子来控制着全局。观者从画上得到的印象是:阳光被追袭的乌云所遮住,水面充满着凉意。观者似乎能听到水波拍打行进中的船舷的声音。偏冷的银绿色调子是创造这种感觉的基础,画面的情绪略微有点沸腾。这幅荷兰风景画具有诱人的巴洛克风格特色。全画不算大,尺寸约为41×56厘米。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行业推广 画廊共赢 美协合作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使用协议 版权隐私 网站地图 网站留言

积分换礼
RSS订阅 设为主页

华夏美术网-华夏美术名家典库统一客户服务热线:15010789166

画家服务邮箱:2386688586@qq.com

(c)2006-2020华夏美术网(art6.vip)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藏宝箱(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