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理论 » 正文

书法线条的品格(一)(作者:丁梦周) -美术理论 -中国美术家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浏览次数:16
核心提示:线条是书法艺术的语言,是书法艺术主要构成材料。书法美其实是由长短粗细不等的线段,按照一定美的规律的组合,因此说,书法艺术
线条是书法艺术的语言,是书法艺术主要构成材料。书法美其实是由长短粗细不等的线段,按照一定美的规律的组合,因此说,书法艺术是线条的艺术。当然,这种线条并非任一自然线段,而是指那种彻底摆脱了图画性质,从而变成适合文字点画书写的线条。汉字书法之所以能成为一门独特艺术,主要因素是线条为其主要构成材料。所以,要深刻认识和理解中国书法,对书法线条的研究,便成了窥测书法艺术奥秘的一把钥匙。 线条自身恰如立体的人一样,具有多重品格,概而言之有三:即简约性品格,变易性品格,不易性品格。三重品格,在书法艺术发展不同阶段上,发挥着各自特有的作用。只有辩证的理解它,才能正确认识书法发展的内部规律,因而也才能正确理解和对待书法创新问题。本文将在分析书法线条品格基础上,谈谈书法发展的惰性问题。 线条是书法艺术的语言,是书法艺术主要构成材料。书法美其实是由长短粗细不等的线段,按照一定美的规律的组合,因此说,书法艺术是线条的艺术。当然,这种线条并非任一自然线段,而是指那种彻底摆脱了图画性质,从而变成适合文字点画书写的线条。汉字书法之所以能成为一门独特艺术,主要因素是线条为其主要构成材料。所以,要深刻认识和理解中国书法,对书法线条的研究,便成了窥测书法艺术奥秘的一把钥匙。 线条自身恰如立体的人一样,具有多重品格,概而言之有三:即简约性品格,变易性品格,不易性品格。三重品格,在书法艺术发展不同阶段上,发挥着各自特有的作用。只有辩证的理解它,才能正确认识书法发展的内部规律,因而也才能正确理解和对待书法创新问题。本文将在分析书法线条品格基础上,谈谈书法发展的惰性问题。 线条简约性品格 简约,即少、简单、概括之意。简约意识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类意识中最可宝贵的带有概括性和抽象性特征的意识。最早人类,当发现在认识和表现世界过程中,难以用繁缛语言或其他手段,作准确的同构传达和反映时(形式的或文字的),往往采取一种概括,模糊的抽象描绘手段,就像古哲面对复杂事物难以名状时,便创造了「道」「德」「一」「神」「韵」「虚」「无」等名词一样,而创造了最简约的线条,认为线条符号愈简约,愈能包容复杂的内涵。在古人意识里,最简者莫过于「一」,涵盖最大者亦莫过于「一」,这是人类最为了不起的哲理思考。今人都会承认「一」,在古人眼里,不仅仅是数字的含义! 如「八卦」卦象,说到底是阳爻(一)和阴爻(--)奇偶两个线段的巧妙组合,而且阴爻不过是阳爻的重复,不管后人对那个线段原始的涵义如何解释,但它无疑是先民认识世界,解释生活万象极为概括的表代符号,在先民眼里,阳爻是一条万物化生的本原线,生命线。于是「八卦」成了生命之网。 「八卦」符号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初期文字的模样。考古证明六千年之前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陶器符号,除有图画性质的文字外,大部分为极简约的线条文字。尔后甲骨文全由长短不一的横直斜线组成,而甲骨文全由长短不一的横直斜线组成,而甲骨文之后通行文字(即当时书法艺术)的发展,再也离不开线条的变化了。 然而,诸种书体的线条变化,尽管看去笔画很复杂,确实由几条主要形态的线段在起作用,如直、曲、折线。而这些线段,又主要由横竖两条线变化而来。由线的最小线段亦为直线,故有人甚而认为,掌握横竖两画写法,即可通所有用笔法。如从实践意义说,横即是竖,竖即是横,故终归为一条直线(棗),斜、撇、折笔笔画均由一画变化,组接而来,只是线条置处有异罢了。无论是最早的「八种笔画」(「永字八法」),或现在的二十几种笔画,都是一条直线的生命衍化。 万物始于「一」和本于「一」的哲学思想,到了先秦时代,得到确立。儒家有「一生二,二生四,四生八,以至无穷」之说;道家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论;佛家有「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哲学思辩。 历代书画家,没有不深谙「一画」之妙理。而对线条「一画」简约性品格作理论阐发的,要数明清之际的石涛最具代表性。石涛深谙「道」。他说「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亿万万笔墨,未有不始于此而终于此」,故通「一画」之理则可「应诸万方」悟万笔之墨。(均见《石涛画语录》) 万物始于一和以简寓繁的观点,在中外古代哲学中均产生甚早。如古希腊赫拉克利特就提出过「从一产生一切」(《古然腊罗马哲学》)的观点。这事说明:一是人类早期意识发展是相似的,因此线条简约性品格是早被发现了的;二是简约性意识,在中国美学思想史上,影响尤为深远。因为中国有着特殊的哲学土壤。历史形成起来的以儒教为核心的儒、道、佛杂揉起来的社会哲学思想体系,成了中国历代社会的统治思想。这种思想势必影响作为意识形态和生产形态的艺术创造和发展。 简约性品格,给书法发展带来了什么呢? 因为简约,线条本身便为书者提供了寄托和浓缩情感意绪的无限空间,书法被认为是人们表达情感世界的一种手段。前人早有论述。均认为简约的线条具有无限的包容性,虽然难以说清道明,(也不要说清楚)但无不认为它可寄情达意,表现丰富的内心世界。二、因为简约,书法成了一门以臆象为主的模糊艺术。线条本身给欣赏者提供了自由思考的无限空间。因为书法线条是一种向人们展示无确定内涵然内涵又极丰富的艺术表现形态,恰如「道」那样,是「恍兮惚兮」的「无状之状,无物之象」。随着书者或欣赏者的主观情志状态而呈现出不同的「状」或「物」,然而绝不是什么都没有。这只是在书者或欣赏者面对简约线条的澄怀观照中始可获得。正如《评书药石论》指出的那样,「无物之象」,藏之于密,静而求之或存,躁而索之或失,虽明月谛察而不见,长策审逼而不知,只有澄怀静观,潜心默察,才能「察无形而得相」。可见,书法线条的简约性是书法产生艺术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历代书法家,画家都极重视线条的研究和线条的表现。 来源:网络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行业推广 画廊共赢 美协合作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使用协议 版权隐私 网站地图 网站留言

积分换礼
RSS订阅 设为主页

华夏美术网-华夏美术名家典库统一客户服务热线:15010789166

画家服务邮箱:2386688586@qq.com

(c)2006-2020华夏美术网(art6.vip)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藏宝箱(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