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理论 » 正文

洛托 -美术理论 -中国美术家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浏览次数:17
核心提示:洛 托 (1480-1556年)  洛伦佐洛托是威尼斯画坛上一位不随波逐流、终生怀才不遇,被人们称作是流浪和孤独的画家。     洛托
洛 托 (1480-1556年)  洛伦佐·洛托是威尼斯画坛上一位不随波逐流、终生怀才不遇,被人们称作是流浪和孤独的画家。     洛托出生在威尼斯的一个商人家庭,自幼就性格怪癖,不善交际爱旅游,去过意大利的许多地方,见识过许多著名美术家的作品。他29岁去过罗马,结识过拉斐尔,目睹过米开朗基罗的西斯廷天顶画,但这一切并没有引起他的兴趣,他认为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虽然无上荣光伟大,但与他无缘。45岁重又回到威尼斯,一直住到69岁,虽年已古稀,还像以往一样愤愤不满地继续外出旅行,直到72岁才隐居罗马一个寺院度其孤独残年。     在洛托的画中出现的人物大多数孤傲正直,富有个性;他画中风景多作重峦叠嶂、深山幽谷;在画中常运用强烈的光和响亮的色彩,使画面色调高昂;画中形象塑造,写实中略有夸张的表情,使画中人物个性更为鲜明。   《基督与受骗女子》,洛托比乔尔乔内和提香小几岁,他们是同代威尼斯画派的画家。宗教神话题材富有人性特征,色调明朗。这些都是威尼斯画派画家所具有的共同特点,洛托并无例外。《基督与受骗女子》实际上是一幅具有现实生活意义的风俗画。基督扮演一位主持公道的、受人尊敬的长者,骗子的述说,围观者的参与表态议论,无奈的受骗女子,每个人都作出符合自己身分的姿态表情,尤其是画中人物的面部表情和手势所传达的思想情绪都十分生动和富有个性特征。  画家以半身群像布满画面,人物拥挤重叠,密不透风,着力刻画人物头部动态和面部表情以及相互关系。构图仍以传统的基督居中,其他人物分列两边形成对称式结构。     在明暗色彩处理上,人物,尤其是面部都处于受光亮区,在暗背景的衬托下显得更为光辉夺目,这种对比强烈的色彩感,是通过冷暖色对比和强光线照射达到的,作为主体人物的基督和女子都处于强光和冷暖色彩对比下,形象格外突出。     这幅画表现出善与恶、美与丑的精神对比,女子是美好善良的,而基督则体现光明正大和公正,它是真善美的化身。周围的人群美丑交织、善恶共存。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行业推广 画廊共赢 美协合作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使用协议 版权隐私 网站地图 网站留言

积分换礼
RSS订阅 设为主页

华夏美术网-华夏美术名家典库统一客户服务热线:15010789166

画家服务邮箱:2386688586@qq.com

(c)2006-2020华夏美术网(art6.vip)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藏宝箱(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