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理论 » 正文

万里草堂书论六则 -美术理论 -中国美术家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浏览次数:11
核心提示:●自唐人推右军为书圣以来,唐宋元明清皆有大家纷纭而出,其皆得益于右军法书也。因羲之书笔法精绝,结字灵动,气韵非凡之故。直
●自唐人推右军为书圣以来,唐宋元明清皆有大家纷纭而出,其皆得益于右军法书也。因羲之书笔法精绝,结字灵动,气韵非凡之故。直至今日,仍以二王书风最为正统。童子学行,以兰亭序、圣教序为范本者最多。然吾以为,孩童学右军书首当学其笔法,结字则因人而异,不必依样画葫芦耳。   ●米元章自谓集古字,实际其书法也主要从二王及唐人行书中来。献之中秋帖·鸭头丸帖为米氏书之源头,且目前流传下来的二帖皆疑为元章摹本。近日观褚河南枯树赋,其字大都结字右耸,呈左低右高状,倚侧变化丰富、用笔起笔重顿,提按转折皆与元章行书吻合。可见当时米于此帖下过大功夫。由此推断,米字主要取法还是献之及褚河南行书。   ●书法水平之高低无非从用笔用墨,结字章法,气韵神采等方面来衡量。然具体而言,行草书当以用笔最为关键。简言之,就是线条质量将决定作品水平高低,因为如果作品线条质感力度不行,纵然墨色变化丰富,章法灵活仍是低人一等。如江湖杂技书作,看似龙飞凤舞、满纸云烟,然根本不懂用笔,线条一无是处,简直不堪入目也。   ●黄宾虹论画面面俱到,从用笔用墨谈到章法;由画史说到画理、画法;从画人引出做人。内涵极深,使人信服,盖其博学推其大进,真乃大家也。然反观当今书画,大多作者只能写几笔,极少有撰并书者。何故?固其字外功不深,写不出诗,更不能词,当然只能抄耳。   ●今人作书多以诗词为内容,为何如此?一因诗词人人皆知耳熟能详;二因诗词字数适宜,写成书法长短合适;三因诗词文字较好写,如古诗词常用之风雪树湖,城边行军等写出来感觉特有书法美;四因今人诗词之才不及古人一二,肚里没料,更不能出口成章,既如此,就用抄古人诗词完事矣。   ●“颠张醉素”,书坛千古之佳话。尤其张旭,作书狂放不羁,令人耳目一新。今人学其草书,大都以古诗四帖、肚痛帖为宗。然吾更喜千字文残石,此帖少见,常人多未知。其实此作应为张旭草书之杰作。其碑虽然残缺不全,但依然是神品。通篇结字忽大忽小、错落有序。用笔飞动飘逸、神出鬼没,笔力超群,提按顿挫绞转自如,且笔笔出之惊险刺激。犹如飞机掠过水面,火车夜穿深山隧道,赛车飞速前行,又似少林好汉大显神功,一招一式世间罕见。真乃高手风范,无与伦比,令人神往也。 来源:网络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行业推广 画廊共赢 美协合作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使用协议 版权隐私 网站地图 网站留言

积分换礼
RSS订阅 设为主页

华夏美术网-华夏美术名家典库统一客户服务热线:15010789166

画家服务邮箱:2386688586@qq.com

(c)2006-2020华夏美术网(art6.vip)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藏宝箱(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