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曹全》与《史晨》二碑用笔,结字,笔势之差异来看二书者之性格差异。 用笔上,《曹全》不论是横,竖,还是撇画,波画,点画都以出锋为多,横画竖画都略带曲势,如“翦伐殷商”“于曹国”等字。整碑用笔轻盈,出锋之字往往给人一种爽利,痛快的感觉。与之相比,《史晨》则用笔藏锋较多,不像曹全尾笔出锋,而是收锋居多,横竖都较平直,不像曹全经常横画上拱,竖画斜势。另外,史晨撇捺用笔含蓄,规矩,不似曹全左右尽情舒展,放纵。从这里看,曹全书者性格较史晨书者更为爽直,不拘小节,行事但求适性而已,不似史晨书者规规矩矩,锋芒内敛。从曹全横竖曲势和史晨横平竖直来看,曹全书者似乎是个难受拘束之人,所以每一笔都显得不安分,不像史晨书者深谙世道,稳重敦实。就这一点看,曹全书者像李广,史晨书者像程不识。 结构上,《曹全》左右结构的字单看左右偏旁都呈不稳状,左右相互往中间倾倒,借助偏旁彼此的依靠方才使整个字重心稳定。如"机,城,隐,槐”等字。而史晨碑左右偏旁的字却往往都独立,稳定。可见曹全书者是个敢冒险,敢赌的人,行事感性色彩浓,不像史晨书者谨小慎微,步步为营,每一步都求稳,为人做事明显偏于理性。 笔势上,曹全碑的字往往每字的前几笔蓄势,收敛,至末几笔则开始放纵。所以曹全的很多字都显得上部局促,下部舒展。如“事,意,承,史,德,慕”和一些走之底的字。不像史晨碑的字经常左右上下分量相当,均匀分布,既没有先收敛,也没有后放纵,整个字从前写到后都不急不燥。可见曹全书者是个自控力不强的人,因为需要(世事,环境等),才迫于收敛,但尽管如此,那些不甘于平直的横竖和不爱回锋收笔而是出锋的笔画却早早的泄漏了性格的不安分,曹全末几笔开始放纵,舒展说明书者耐性不够,到达目的之前尚能控制自己,收敛自己,一旦快到达目的了,就开始忍不住浮躁,想放纵了。所以估计曹全的书者是个缺钱时很节省,一有钱就乱花得人。史晨碑的左右上下分量相当,均匀分布,不收敛也不放纵可以看出书者是个很有计划得人,做事考虑周到,自控能力强,目的到达之前不急燥,到达后也不放纵的人。理财上应当比曹全的书者更精明。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