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理论 » 正文

费尔南德·莱热 -美术理论 -中国美术家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浏览次数:24
核心提示:(1881~1955) 法国画家。1881年2月4日生于诺曼底的阿让唐的农民家庭,1955年8月17日卒于巴黎郊区。初期学建筑,后来又就读于巴黎
(1881~1955) 法国画家。1881年2月4日生于诺曼底的阿让唐的农民家庭,1955年8月17日卒于巴黎郊区。初期学建筑,后来又就读于巴黎的装饰艺术学校、朱利安学院,做过巴黎一家建筑事务所的照片修饰师。青年时期很喜欢P.塞尚的画风,与R.德洛内等有交往。1909年以后,与H.卢梭、P.毕加索和G.布拉克相识,并参加立体主义的活动。1912年加入立体主义的黄金分割社,以后又与风格派和纯粹主义有联系。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莱热被召入伍。与著名建筑设计师L.科布西埃的友谊,更加强了他作品中的结构性。莱热于1940~1945年旅居美国,在耶鲁和加州任教。1945年回巴黎。在政治倾向上,他从激进的民主派,转变为工人阶级事业的支持者,并参加了法国共产党。1948年曾出席在波兰举行的保卫世界和平大会。晚年从事装饰镶嵌和陶瓷设计。   莱热对现代机器时代非常敏感。这种兴趣的产生,除受20世纪初普遍的思潮影响外,和他青少年时代学习建筑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工兵的生活有关。1909~1913年的作品是分析立体主义的,强调线、重叠的色面和造型。迷恋于机械美之后,他采用机器的片断,组成形象,并吸收了未来主义的手法,如油画《玩牌者》(1917)。从20年代开始,他受到几何抽象主义和纯粹主义的影响,画面追求工整的形式美和单纯的色彩美,如1921年作的油画《三女人》。30~40年代,画面出现较多的曲线,风格显得比过去轻松、活泼。战后,转向较为写实的风格,多表现工人和从事普及工作的艺人。画幅较大,色彩清晰、平坦,轮廓线黑而粗,作表作有油画《建筑工人》(1950)、《大行列》(1953~1954)等。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行业推广 画廊共赢 美协合作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使用协议 版权隐私 网站地图 网站留言

积分换礼
RSS订阅 设为主页

华夏美术网-华夏美术名家典库统一客户服务热线:15010789166

画家服务邮箱:2386688586@qq.com

(c)2006-2020华夏美术网(art6.vip)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藏宝箱(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