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历代帝王庙首次集中举办“成功追索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的专题展览,展示了近5年来的5批共计195件“海归”文物。这些精美“海归”文物是如何回归中国的呢?
收回6件西汉皇陵陶俑
2002年3月,陕西省公安、文物部门在破获一起盗掘文物案时,发现美国某拍卖行即将拍卖该省西安市西汉皇陵被盗的6件陶俑。外交部、公安局、国家文物局和陕西省有关部门依照国际公约展开追索工作。中国驻美国大使馆代表中国政府进行交涉,及时阻止了文物拍卖,并最终促成这批文物重新回归故土。
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牵动着当地华人华侨的爱心。2007年,由美籍华人范世兴、邓芳夫妇等人募款在美国购买并捐赠给陕西汉阳陵博物馆的陶俑及编钟就是其中的代表。经专家认定和仪器检测,确定这批流失美国的文物为汉阳陵出土的陪葬品,其中13件彩绘陶俑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研究价值。编钟属于仿青铜礼器而制作的明器,为贵族身份象征的陪葬用品。本着“从哪儿来回哪儿去”的原则,从美国追回的6件陶俑送回陕西省保存。
汉代彩绘陶马从瑞典回国
一件高49厘米、长47厘米的汉代彩绘陶马在展厅中格外醒目。这是瑞典东亚博物馆给我国的一份特殊礼物。
1995年,一件汉代彩绘陶马通过非法途径流入瑞典。收藏者将它捐献给瑞典东亚博物馆。该馆发现这件文物的来历和背景后,秉承国际公约和《国际博物馆协会职业道德准则》的精神,决定将这件汉代陶马归还中国。2004年9月,经过瑞典政府同意,瑞典东亚博物馆将汉代陶马交还中国政府。
这件陶马造型威武雄壮、气势豪迈奔放,是汉代陶塑艺术的杰作。它的回归,不仅表明了瑞典政府和博物馆反对走私的坚定立场,更是瑞典人民送还给中国人民的一件特殊礼物。
从日本归来的北魏菩萨
在展厅正对大门位置,摆放着公元386年至581年北朝时代制作的一尊菩萨立像。这尊菩萨立像通高120.5厘米,像高92.2厘米,是石灰石制成的北魏石刻作品。由日本美秀博物馆归还中国政府。
这尊高1米有余的北魏菩萨立像1976年出土于山东博兴一处窖藏。1994年,山东省博兴县文物保管所发现收藏的一尊北朝时期的菩萨立像被盗。2000 年,国家文物局获悉被盗菩萨像出现在日本美秀博物馆展览中,决定立即派员与日本美秀博物馆进行交涉。经过双方磋商,2001年中日双方签署备忘录,美秀博物馆同意将菩萨立像无偿归还中国,同时中国方面同意美秀博物馆借展该文物7年。2008年1月,这尊菩萨立像在完成日本7年借展后,终于从日本回归祖国,并入藏山东省博物馆。
156件从丹麦回家的文物
在这次流失海外中国文物的展览中,有156件展品是从丹麦被追回的文物。有东汉的陶船、抚琴俑、彩色驾车俑、歌唱俑、杂技倒立陶俑等,还有陶猪、陶羊、陶鸡、陶牛等,还有唐代的十二生肖俑、夏商的玉钺、明代的黄绿釉陶俑、黄绿釉拔步床等家具。这批文物中,除了一件是上古玉钺外,主体部分是陶俑以及家畜、家禽、房舍、家具等明器模型,年代为西汉至明。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孙机表示,虽然这批从丹麦回归的文物中,没有发现特别罕见的稀世瑰宝,但有不少件时代大致可相衔接的人物俑,它们为中国古代服装史勾画出了一个约略的轮廓,有一定参考价值,理应引起关注。
据悉,这批文物的回国路也走得不寻常。今年2月,丹麦警方在哥本哈根市查扣了一批可疑的中国文物和其他国家的古代艺术品,并及时向中方通报了有关情况。国家文物局在获悉此事后,通过我国驻丹麦大使馆向丹麦警方提出归还这批中国文物的要求。中国政府坚决保护和积极追索非法流失本国文物的行动得到丹麦警方理解。在丹麦大龙公司总裁范汉民的积极斡旋和协助下,今年2月,丹麦地方法院宣判将这批中国文物归还中国政府。据悉,从丹麦追索的这百余件文物展后将回归西安博物馆收藏。
6月12日,文化部部长蔡武向范汉民颁发了表彰证书,表彰范汉民在我国政府追索非法流失到丹麦的中国文物的过程中积极斡旋,提供了有力的协助,并致力于推动中丹两国加强文物返还领域的国际合作,对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及促进中、丹两国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国是世界上文物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对于散失海外的珍贵文物的追索和征集工作,国家历来给予了高度重视。近年来,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增长和民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现了国内企业、民间团体乃至个人参与收购流失海外中国文物的热潮。面对这一新情况,2002年财政部设立了“国家重点珍贵文物征集专项经费”,支持国家文物局开展国家重点珍贵文物征集工作,以规范民间组织的征集行为,进一步做好海外珍贵文物回流工作,建立一种健康有序的海外文物回流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