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理论 » 正文

京剧的花脸有哪些流派和名角 -美术理论 -中国美术家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浏览次数:13
核心提示:京剧的花脸即包括以唱工为主的铜锤花脸,以工架做派为主的架子花脸,以武打摔跌为主的武花脸。早期花脸影响较大的是何桂山、穆凤
京剧的花脸即包括以唱工为主的铜锤花脸,以工架做派为主的架子花脸,以武打摔跌为主的武花脸。早期花脸影响较大的是何桂山、穆凤山、钱宝峰、庆春圃、李连仲、黄润甫、刘永春、金秀山、刘鸿声和裘桂仙。在这些前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之后,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金少山、郝寿臣、侯喜瑞三派应运而生,为花脸丰富了表演,开拓了戏路,提高了地位。在金、郝、侯三派之后,裘盛戎、袁世海又分别把铜锤和架子花脸推向了各自的高峰。在金、郝、侯同时还有钱金福、许德义、范宝亭等武花脸。在裘、袁的同时还有著名的“三奎”即王泉奎、娄振奎、赵文奎。由于裘派影响极大,出现了“十净九裘”的局面。传人有方荣翔、孟俊泉、李长春和马永安等。 来源:中国脸谱网 作者:赵永岐(永祺)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行业推广 画廊共赢 美协合作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使用协议 版权隐私 网站地图 网站留言

积分换礼
RSS订阅 设为主页

华夏美术网-华夏美术名家典库统一客户服务热线:15010789166

画家服务邮箱:2386688586@qq.com

(c)2006-2020华夏美术网(art6.vip)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藏宝箱(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