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浙江频道7月1日电 据《今日早报》报道, “成交额1048万元,成交率95%!”昨天,首届当代中国雕塑专场在浙江世贸中心酒店结束,它以近乎耀眼的数字,为2008年西泠春拍画下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在全国艺术品市场普遍低迷的氛围里,西泠印社2008春拍用实实在在的数字显示了“西泠印社”这块金字招牌的魅力——本届春拍总交易额2.33亿元,总成交率为78%。
雕塑专场仅3件流拍
本届春拍的“当代中国雕塑”专场是继“近现代名家篆刻”专场、“历代名砚”专场之后推出的第三个非书画类专场。在口味偏好传统的杭州艺术市场,当代雕塑这样的先锋艺术,能不能拍好?尽管西泠很有信心,但很多人都在手心里捏了一把汗。
从现场看起来,雕塑专场的人气和西泠的头牌产品“古代书画”相比,的确有些距离。前两天满满当当塞下近千人的拍卖会场,被酒店方用搁板拦开,场地缩小了一半,座位也空了一些。
然而,拍卖的结果却令大家松了一口气——67件作品,仅有三件流拍,总交易额达1048万元,成交率高达95%。
不少精品被拍出高价——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雕塑学会会长曾成钢的作品《梁山好汉》系列,起拍价80万元,经过几番争夺,最终以128.8万元成交,掀起了整场拍卖的高潮。
这样的结果让西泠印社拍卖公司总经理陆镜清喜上眉梢,“这说明我们的眼光很准,推出雕塑的时间已经成熟。这样的成交比例,对推动雕塑市场的健康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昨天在现场,记者看到了许多熟悉的面孔,这场开全国之先河的专场,引来了不少雕塑家亲自试探市场反应。刘永刚便是其中一位,他的作品《爱拥》,以9.52万元成交。
陆镜清介绍说,以后雕塑专场将一直延续下去,成为西泠拍卖一个固定的艺术专场。
6000套图录寄给竞买人
为期3天的西泠印社2008春拍就此结束,八个专场的总成交额达2.33亿元,总成交率为78%。
“2006年之后,这是全国艺术品市场第二次面临严峻考验。由于宏观经济调控和地震带来的影响,艺术品市场呈现出一种微妙的低沉局面。预展前,我还担心本场拍卖会不会也随着市场进入调整。事实证明,影响不大。78%的成交率是地震之后全国拍卖市场最高的,这证实了我们公司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三天下来,陆镜清累得眼睛都睁不开,语调却神采飞扬,“这也说明,艺术品市场不等同于房地产和股市等投资市场,这是一个精神领域的市场。”
2.33亿元,与西泠拍卖前几年的业绩比较,看起来是一个很平常的数字——2005年首场拍卖,总成交额1.96亿元,之后的总成交额一直维持在2亿元到3亿元之间。但在全国艺术品市场低迷的今天,这个数字的诞生绝非理所当然,西泠为此做了很多的功课。
就拿首个雕塑专场来说,陆镜清花费了相当多的心血。为了预展呈现完美的艺术效果,他硬是在几天之内将世贸三楼空荡荡的展厅进行了全新装修。“因为刚装修好就得把作品搬进去,甲醛污染相当严重,几个小伙子全都被熏吐了。”一位工作人员偷偷告诉记者,光是两天的甲醛中和剂就花费近两万元。
在作品选择上,西泠更是下了一番功夫。“我们原定的书画拍品有1000件,后来删掉了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欠佳的100件。这是根据市场作出的调整。”
“此外,在发布拍卖信息上,我们也做到了前所未有的细致。”陆镜清说,拍卖之前,他们一共邮寄了6000套图录到竞买人手中,并和客户逐一打电话确认。“6000套,就是6000个电话,而我们公司一共也只有三四十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