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理论 » 正文

木偶 -美术理论 -中国美术家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浏览次数:12
核心提示:木 偶 木 偶 戏 中 的 偶 人 , 肇 始 于 原 始 社 会 的 俑 。 古 代 称 木 偶 戏傀 儡 子、魁 儡 子或窟 ● 子, 传 说 产 生
木 偶 木 偶 戏 中 的 偶 人 , 肇 始 于 原 始 社 会 的 俑 。 古 代 称 木 偶 戏 “ 傀 儡 子 ” 、 “ 魁 儡 子 ” 或 “ 窟 ● 子 ” , 传 说 产 生 于 汉 代 丧 葬 演 乐 , 以 后 进 入 人 世 社 会 。 三 国 时 马 钧 曾 制 木 偶 , 能 演 各 种 技 艺 。 唐 《 封 氏 见 闻 记 》 载 , 大 历 间 有 人 “ 刻 木 为 尉 迟 鄂 公 、 突 厥 斗 将 之 戏 , 机 关 动 作 , 不 异 于 生 。 宋 代 是 傀 儡 戏 全 盛 期 , 有 杖 头 傀 儡 、 悬 丝 傀 儡 、 药 发 傀 儡 、 水 傀 儡 、 肉 傀 儡 多 种 形 式 , 元 明 清 均 甚 流 行 。 现 代 改 称 木 偶 戏 , 有 提 线 木 偶 、 杖 头 木 偶 和 布 袋 木 偶 等 表 演 形 式 , 遍 及 各 地 。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行业推广 画廊共赢 美协合作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使用协议 版权隐私 网站地图 网站留言

积分换礼
RSS订阅 设为主页

华夏美术网-华夏美术名家典库统一客户服务热线:15010789166

画家服务邮箱:2386688586@qq.com

(c)2006-2020华夏美术网(art6.vip)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藏宝箱(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