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理论 » 正文

曲解艺术创造本质 吴冠中论艺术中的“变形” -美术理论 -中国美术家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浏览次数:19
核心提示:变形一词含义是明确的,指对象被变了形,在哈哈镜里看到的自己或别人,就都已变了形。我们已习惯在造型艺术中沿用变形一词,指并
“变形”一词含义是明确的,指对象被变了形,在哈哈镜里看到的自己或别人,就都已变了形。我们已习惯在造型艺术中沿用“变形”一词,指并非完全模仿对象而有意变其形的表现手法。但“变形”一词其实是曲解了艺术创造的本质,甚至是“伪造艺术”的教唆犯。   骨科医生熟悉人体骨骼的精确构成;内科医生掌握人体消化系统及循环系统等等规律;经络似乎看不见,针灸大夫体会其间确凿存在着隐蔽的通渠。一副人体骨骼架或一幅剥了皮的血管运行图往往触目惊心,但它们是真实的,比平常所见的人之外表更真实地表现了人之各个方面。艺术家表现人,活人。活人的样式和特点多:有重量、有力量、活动、宁静……当作者为了充分抒写人的执著、敏感、狂想、迷惘等等不同情怀时,笔底自然流露出某一时空或瞬间中感受到的人的独特形象:无锡泥人阿福的圆脸团团、亨利·摩尔弧状与块状构成的永恒、马踏匈奴的厚重、杰克梅第的干瘦、周日方的丰腴、老莲的狂怪、马迪里阿尼的舒展……都着意于充分表达特定的情意与情趣,于是作品中的形象与客观对象的外貌便有了较大或很大的差距,“变形”了,但却更真切地、淋漓尽致地表露了感受中的对象。我一向不同意将这种表现手法中的真实性与深刻性名之曰“变形”。有人初次见到这样的艺术形象也许会惊讶,正像起先也许怀疑人体骨骼或血管图就是自己生理的真实。   正因为许多杰出的造型艺术作品是属于“变形”范畴的,当对这些成功的作品并未理解与体会或一知半解时,人们也就会先模仿,仿其“变形”,似乎“变形”是“成功”的标志或捷径。   “形”是创造的结果,而“变”包含着构思、探索与提炼的艰苦历程。并未理解便先模仿也无妨,在模仿中逐步加深认识。不怕幼稚,幼稚必然会走向成熟,但艺术创作最忌虚伪,装腔作势。分娩,只能是怀孕的结果。各科医生在自己的专业里精益求精,竭力探索生命之奥秘,不过他们都必须有一个共同的知识基础:彻底研究过人体的整体机能。在造型艺术中,如对人的具象规律不掌握,对形式美无体会,就想哗众取宠耍变形,是自欺,但欺不了人,欺人也欺不久! 来源:网络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行业推广 画廊共赢 美协合作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使用协议 版权隐私 网站地图 网站留言

积分换礼
RSS订阅 设为主页

华夏美术网-华夏美术名家典库统一客户服务热线:15010789166

画家服务邮箱:2386688586@qq.com

(c)2006-2020华夏美术网(art6.vip)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藏宝箱(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