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理论 » 正文

80年代后期中国油画中的古典意向 -美术理论 -中国美术家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浏览次数:8
核心提示:1987年的中国美术趋于平缓和深入。年初的一系列行动艺术活动是85新潮美术运动后期的炫目余辉,此后各地的群体渐趋沉寂,偶有开放
1987年的中国美术趋于平缓和深入。年初的一系列行动艺术活动是’85新潮美术运动后期的炫目余辉,此后各地的群体渐趋沉寂,偶有开放性、新闻性的艺术活动也不再令人坐卧不安。与此同时,向原始艺术和民间艺术回归探索的“寻根”艺术以一种现代艺术的姿态登上舞台,尽管有人对这种“中国传统艺术+西方现代构成=既有民族性又有现代性”的创新之路表示怀疑,但由于民间美术深厚的文化接受基础和痛受西方文化冲击后的逆反心理,这一民间美术热仍在首届中国艺术节达到高潮,并且在《中国现代民间绘画展》、《浙江嵊泗渔民画展》中,在吕胜中(油画)、王平(雕塑)、施慧、梁绍基(壁挂)等艺术家的探索中,展示出一条走向现代和世界的道路。中年国画家的频繁展览则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中国画正从“危机论”与“灭亡论”的痛苦中复苏,重新获得艺术自信。然而1987年底在上海举行的《第一届中国油画展》,却展示了一种浓厚的向西方古典油画回归的艺术意向,在受到现代艺术的冲击之后,中国的主流油画以一种向古典的回归作出反映,与中国画界对黄秋园的发现与推崇有相似之处,但包含了更多的信息,本文就80年代后期中国油画发展中的古典意向进行初步的梳理、分析与阐释,从中回望中国画走向现代的蹒跚之路。 来源:网络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行业推广 画廊共赢 美协合作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使用协议 版权隐私 网站地图 网站留言

积分换礼
RSS订阅 设为主页

华夏美术网-华夏美术名家典库统一客户服务热线:15010789166

画家服务邮箱:2386688586@qq.com

(c)2006-2020华夏美术网(art6.vip)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藏宝箱(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