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理论 » 正文

年画的集藏 -美术理论 -中国美术家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浏览次数:10
核心提示:年画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它起源于古代的桃符,后演变为民间传说的神荼、郁垒捉鬼饲虎的门神画,又逐渐发展为年画,并成为
年画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它起源于古代的桃符,后演变为民间传说的神荼、郁垒捉鬼饲虎的门神画,又逐渐发展为年画,并成为传统风俗传世。每逢过年,人们都会以贴年画的方式,来增添欢度佳节的喜庆气氛。 传统的年画包括中堂画、花鸟字对联、屏条画、横批画、格景画、斗方画、月光画、窝顶画、窝旁画、炕围画等等。我国年画创作表现手法为木刻版,所以又称木版年画,较为著名的年画产地有天津杨柳青、山东杨家埠、苏州桃花坞、四川绵竹、河南朱仙镇等地。这些地方的年画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而且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 年画的色彩大多以浓墨重彩为基调,色彩鲜明,创作手法多种多样,具有浓郁的民间浪漫色彩。各地的年画均生活气息浓厚,内容大多取材于百姓喜闻乐见的故事和民俗生活,一般都是富贵吉祥、歌颂太平的。如鲤鱼跳龙门、年年有余、招财进宝、喜得贵子、天官赐福等。主人公大多是财神爷、福禄寿三星、仙女、胖娃娃、戏曲人物。具体可分为:世俗生活类、历史故事类、神话传说类、吉祥喜庆类、神仙画像类。年画是一段段历史的缩影,它用朴素的民间绘画语言反映了社会心态与民情。 在收藏成为时尚的今天,年画也以其浓郁的装饰性和观赏性,成为收藏者的热门藏品。早在19世纪年画就已传到国外,在莫斯科等地博物馆收藏的中国年画有6000张之多,其中喀山美术馆收藏的道光年间的《三国》年画等,在我国已是绝版。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年画数量已经很少,除了人们购买张贴消费掉的大部分外,书店库存的剩余年画,多数也被当作废品处理掉了。因此,现在收藏年画难度很大。旧版年画在消失,新的年画也在消失,这时淘一些精品保存下来,存世量越少的就越有收藏价值。集藏年画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其一是按年代不同进行收集,印制的时间越久,则收集的难度也越大,投资价值同样成倍提高;其二从年画反映的内容进行系统的专题收集,这种方式非常适合集藏,相对而言投资性略差。 年画这一特有的民间文化艺术在今天已经日渐式微,然而它的文化风采却散落在现实的岸边,期待着一种呵护,抑或是一种继承和发扬。年画,如腊月里的雪花,在飘飞的记忆中,静静地翻舞着。集藏年画,是因为年的情怀难以忘却。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行业推广 画廊共赢 美协合作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使用协议 版权隐私 网站地图 网站留言

积分换礼
RSS订阅 设为主页

华夏美术网-华夏美术名家典库统一客户服务热线:15010789166

画家服务邮箱:2386688586@qq.com

(c)2006-2020华夏美术网(art6.vip)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藏宝箱(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