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理论 » 正文

民间工艺—胶南年画 -美术理论 -中国美术家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浏览次数:9
核心提示:胶南人过年贴年画的习惯非常久远,已代代相传了不知多少世代。早年的年画内容喜庆,构图饱满,色彩鲜艳,贴在墙上满屋生辉,渲染
胶南人过年贴年画的习惯非常久远,已代代相传了不知多少世代。早年的年画内容喜庆,构图饱满,色彩鲜艳,贴在墙上满屋生辉,渲染出年节的热烈气氛,表达主人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愿望。 胶南年画是在从无组织到有组织,从自发摸索到集中培训和相互切磋中形成自己风格的。胶南民间很早就有一批擅长画年画的艺人,他们或临摩或创作,代代相传。 开始创作的年画囿于作者素质,受习俗的影响,受潍县木版年画、工笔国画、上海月份牌年画等的影响,风格上象这也象那,处于一种模仿状态。1972年,市文化部门把年画当作一个民间艺术门类着力发扬培育,通过举办美术基础知识和创作学习班、组织下乡体验生活、集中作品评点、组织到北京、济南、潍坊、青岛等大城市参观学习等形式,先后培训业余美术创作员1000多人次。这些学员在培训期间接受了对西方美术教育有一定根底的美术干部的严格训练,从写实方法入门,强调“真”、“象”,与传统技法融入了一体。 胶南年画的风格特点一是构图饱满。作者把自己所经历的、所看到的和所想象的人、事、景和物不受任何技法的限制,满满地表现在画面上。农村姑娘牛增娥的《扎糊棚》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后,《中国日报》等报刊纷纷发表,该作品1990年8月荣获“全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作品邀请展”二等奖。二是使用高纯度原色,同时吸收国内外一些现代绘画流派的某些色彩特点,使画面鲜艳而又有整体色彩倾向。三是造型上不求形似求神似。不管画面中的人或景物是否合乎比例关系,透视是否正确,只要看上去舒服、好看就行,大胆、自由、无拘无束地反映作者对美的追求。总之,胶南年画运用简单、丰满、装饰的构图,跳跃统一的色调,稚拙、朴实、夸张的造型,创造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具体抽象共存的独特艺术风格。 截止目前,全市专业,业余作者先后创作年画1000多幅,举办美展40多期,200多位作者的作品曾参加过国家、省、市及出国展出,其中10多位作者的30多幅作品获奖,8位作者的11幅年画被中国美术馆收藏。1986年,胶南被人民美术出版社定为“年画基地”。1989年1月26日,文化部命名胶南为“中国现代绘画画乡”。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行业推广 画廊共赢 美协合作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使用协议 版权隐私 网站地图 网站留言

积分换礼
RSS订阅 设为主页

华夏美术网-华夏美术名家典库统一客户服务热线:15010789166

画家服务邮箱:2386688586@qq.com

(c)2006-2020华夏美术网(art6.vip)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藏宝箱(0)   
站内信(0)        新对话(0)